基于离散频谱信号的新体制连续波雷达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yi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雷达是一种能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及跟踪的无线电装置。由于光频段电磁波和微波频段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特性的不同,因而相较于光学探测器来说,雷达具有全天候、探测距离远等优点。雷达技术中距离分辨率与测距范围存在矛盾,一般采用拓展雷达信号带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矛盾。本论文主要研究多载波雷达,分析多载波雷达的模糊函数等参数,推导出均匀分布的离散频谱信号的模糊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同时讨论了频率随机分布的离散频谱信号连续波雷达的模糊函数并给出仿真结果。对频率均匀分布与随机分布的离散频谱信号多载波雷达性能进行了比较。文章还介绍了为基于上述原理的多载波雷达所设计的工作在多路相干射频信号源的设计以及实现。对多路相干射频信号源的实现原理进行论述,所设计的射频信号源包括上位机模块,数字控制模块,锁相环模块,滤波器模块以及自动增益控制模块。对上述模块设计了具体的电路解决方案,并完成电路焊接和测试。最后应用所设计制作的多路相干射频信号源结合相应的射频仪表对电缆故障进行测量,对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到结果。文章最后对多载波雷达的设计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生物基因组中分布最丰富的一种遗传变异类型。系统研究野生大豆、半野生大豆及栽培大豆的SNPs频率、单倍型多样性及连锁不平衡(LD)结构,对在DNA序列水平了解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揭示大豆栽培驯化的分子过程与机制,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对40份野生大豆、20份半野生大豆和50份栽培大豆共110份大豆材料的15个基因位点总长11011 bp的DNA序列进行了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来实现对目标物体的识别和数据提取的技术。它具有不用接触、读写速度快、可以设置安全密码的优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宽叶独行菜(Lepidium latifolium L.)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前期的研究表明,该植物中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好地促胃肠动力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其药效物质及其作用机制,本文采用硅胶柱层析等技术对宽叶独行菜乙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并以分离得到的不同组分作为受试药物,进行药理活性筛选,同时通过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活性物质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宽
飞行试验是检测飞行器总体性能的重要手段,为了获取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控制系统参数,通过研制飞控数据记录系统来获取记录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参数信息,以便完成对飞行情况的事
为了管理和保护城市水资源,需要有各种各样的方法 .污水处理是昂贵的,而且发展中国家经常使用的 2- 4步处理也阻碍了他们的污水处理 .化学沉淀法和废水稳定池+构造湿地组合法常常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光学陀螺是一种基于光学Sagnac效应,检测运载体相对惯性空间的旋转角速度的高精度传感器,应用于导航和惯性制导系统。谐振式微光学陀螺(Resonant Micro Optic Gyro, RMOG)以
VSD雷达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多普勒相移原理的非接触式探测系统。相对于其他生命体征信号探测系统,VSD雷达传感器具有穿透性强、对探测物体无束缚等优势,在健康监护、医学治疗和
通过对厌氧消化池污泥及污泥液样品进行富集,并根据氨氮、硝态氮的去除效果筛选出一株具有高效脱氮活性的好氧反硝化细菌DB-19。通过对菌落形态观察和显微镜镜检检测可知DB-19的单一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乳白色,透明。显微镜镜检测得DB-19的单细胞均呈杆状,为革兰氏阴性菌。对其进行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菌株DB-19与Alcaligenes faecalis的16S r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