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脂高分子/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耐湿性能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ixiaox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化石燃料的过度开采以及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近年来,为积极响应全球绿色环保的号召,从农业废弃物中开发环境友好、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基材料受到了广泛关注。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高聚物,来源于植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由于其内部天然氢键结晶结构,利用纤维素制备的膜材料具有高机械性能、优异热性能、低透氧性、良好的光学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目前,纤维素膜材料在光电、智能纺织品、高性能包装等新兴功能材料领域有较大的潜在应用价值,但是由于其耐湿性较差、缺少绿色加工制备工艺、成本较为高昂等缺陷,其应用领域未能进一步广泛推广。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工作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以植物油基聚合物作为纤维素复合材料的湿性能改性剂,分别通过Pickering乳液复合法、Pickering乳液聚合法两种技术制备纤维素基复合膜。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将实验室自制的木浆Ⅰ型纤维素经研磨、高压均质等机械法解纤处理,制备纤维素纳米纤丝(CNFs)。葵花籽油经过酯化、酰胺化、聚合、环氧化制备葵花籽油基环氧聚合物(EPSFMA)。通过Pickering乳液复合法制备EPSFMA/CNFs复合微球,再经共混、抽滤、烘干固化制备高湿强度复合膜。SEM照片显示,与纯纤维素膜材料相比,EPSFMA/CNFs复合膜具有类似的三维网络结构,但结构稍疏松,纤丝间孔隙率增加。复合膜的耐湿性能随着EPSFMA含量的增加逐渐提高,当油脂含量达30 wt%时,复合膜的表面水接触角可达到114.2°,具有典型的疏水材料特性。相比纯CNFs膜,材料的平衡吸水率由140 wt%降低至43 wt%,吸水后的湿拉伸强度由14.7 MPa提高至73.1 MPa,湿膜的强度降低率则由91.5%下降至42%。(2)以CNFs为稳定剂制备橡胶籽油环氧单体的(ERSMA)Pickering乳液(O/W型),研究CNFs在橡胶籽油环氧单体(ERSMA)/水界面上的吸附与组装,通过一步法合成EPRSMA复合微球,再经共混、抽滤、烘干固化制备高湿强度复合膜。核磁图谱(1H NMR)显示EPRSMA的合成转化率高达95%。根据TEM照片和DLS测试,合成的EPRSMA复合微球粒径约350 nm,且分布较窄,该O/W型微球可快速均匀分散于水中。将EPRSMA复合微球与微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复合后,EPRSMA/CMFs复合膜的表面水接触角可由66.2°提升至102.6°。相比纯纤维素膜,吸水后的湿拉伸强度值由12.6 MPa提高至50.2 MPa,湿膜的强度降低率则由91.8%下降至45%。
其他文献
砷(As)和镉(Cd)是两种对人体有着强烈毒害作用的重金属元素,常共存于矿区周边土壤。随着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流,这些有毒物质进入农田生态系统,威胁着农业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水稻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为先淹水后排水的种植方式以及独特的生理特性而更容易富集As和Cd,稻米中As、Cd污染问题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硫(S)也影响土壤中As、Cd迁移转化。稻田硫肥的
学位
染料废水的安全、高效处理已成为印染、纺织等工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近年来,以硫酸根自由基为基础的高级氧化技术(SR-AOPs)在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治理方面受到广泛关注。钴基催化剂被认为是活化过一硫酸氢盐(PMS)最高效的催化剂,但是泄漏的钴离子易对人体健康产生风险,限制了其应用。而碳-金属限域催化剂通过将金属颗粒限制在碳材料构成的空间内部,可有效抑制金属离子浸出的问题。本论文分别通过自组装法和硬
学位
本文优化了植物螯合肽的提取方法,研究刚毛藻植物螯合肽对铅胁迫的亚细胞响应,研究了不同Pb2+胁迫浓度(0、0.5、1.0、2.5、5.0、7.5、10.0mg/L)下Pb2+在刚毛藻植物螯合肽中的分布。探讨了刚毛藻中非蛋白质态巯基总量(NPT),谷胱甘肽(GSH),植物螯合肽(PCs)对Pb2+的吸收情况,分析了Pb2+在刚毛藻植物螯合肽中的吸收浓度及在刚毛藻Pb吸收中的占比。通过FTIR并拟合出
学位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以及滥用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自然水体环境中常检测到超过安全浓度范围的抗生素存在,由于抗生素不易被完全吸收且在水中具有难降解的性质,会导致水体中抗生素的不断积累。抗生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对肾脏、造血系统造成损伤,甚至产生致癌、致畸等效应,威胁人类生命健康安全。吸附法因其成本低廉、高效稳定、无毒无害副产物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金属有机框架(MOFs)因其具有高比
学位
植物入侵对中国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推进,酸雨现象频发,被认为是全球三大生态环境灾害之一,我国已经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第3个主要的酸雨污染地。酸雨及其酸性物质的沉积对植物入侵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因此,研究入侵植物在酸雨胁迫下的生态适应能力和耐受力,以此了解在酸雨发生地植物的入侵机制,对酸雨发生地入侵植物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试验以入侵植物喜旱莲子草(Alternant
学位
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最常用的抗抑郁类药物。由于大量的使用以及在污水处理厂无法完全去除,SSRIs不断地进入水环境中,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构成威胁。其中,氟西汀(FLX)和舍曲林(SER)是目前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的两种SSRIs。微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之一,是评估污染物生态风险的重要指示生物。同时,微藻能够有效去除多种环境污染物,具有固碳、环境友好、经济附加值高等优点,在
学位
本文基于电极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技术的工艺特点,将生物电化学系统引入人工湿地,构建电解强化潜流人工湿地(E-CW),探求E-CW异/自养反硝化作用条件的优化控制,提高系统对含有高浓度硝酸盐氮、低碳氮比(C/N)废水的反硝化脱氮效果。研究不同电压强度、电极放置形式、不同C/N比及光能电势波动对反硝化脱氮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影响,并将其与传统潜流人工湿地运行性能进行对比。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学位
中华文明,植根于农耕文明。中国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经过不断发展创造出丰富多彩、独特鲜明的人类农业活动遗迹,即农业古遗址。当前关于农业古遗址的研究还只是在局部或微观层面,缺乏对农业古遗址时空分布规律的系统总结与研究。研究农业古遗址的时空分布规律,可挖掘出历史进程中隐藏的人类活动信息,同时对今后保护、传承和利用这些重要农业文化资源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与农业、农耕相关的古遗址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
学位
耕地土壤酸化是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杂草是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持农田生态平衡以及保持农田可持续利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土壤酸化对小麦和杂草种间关系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和具有较强耐酸性的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作为实验材料,于室内通过de Wit取代实验设置4种不同
学位
姜黄素(Cur)是一种天然多酚类药物,具有优异的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抑菌、抗炎和抗肿瘤等,但是Cur的水溶性低、稳定性差,不易被生物体吸收。纳米纤维具有独特的物理结构,作为药物载体能起到高效的载药、包封及优异的缓释效果。静电纺丝是目前最常用的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将其装置进行简单改动即可制备具备核壳结构的同轴纳米纤维,操作简单方便,影响因素却繁多而复杂。本文以Cur作为药物,淀粉(St)与聚乙烯醇(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