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收益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anli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益管理是采用一定的机制和策略,使得有限的市场供给能够和变化的市场需求达到一个平衡,从而实现公司收益/利润的最大化;它力求在微观层面预测消费者行为,通过优化产品的价格和可获得性达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收益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航空业。经过近40年的发展,收益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航空、酒店管理等行业,并且在航空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效益。随着近几年客运专线的大量修建与开通运营,使得航空、铁路、公路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研究客运专线收益管理相关理论对于提高我国铁路竞争力、客运收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收益管理相关理论,对需求预测、动态定价方面做了重点研究。首先,简要分析了收益管理有关理论组成部分,以及我国客运专线实行收益管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客运专线运输符合应用收益管理的基本条件,客运专线运输与航空运输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客运专线实行收益管理是可行的。在需求预测方面,采用将灰色预测和马尔科夫预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旅客需求进行预测。铁路旅客运输需求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对于随机波动较大的预测,马尔科夫的预测精度优于灰色预测,基于这一特点,本文将两种方法结合预测,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从而为动态定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在动态定价方面,首先分析直通客运专线列车的动态定价问题。建立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动态定价双层规划模型。将客运专线收益最大化作为上层规划,以旅客旅行方式选择的用户平衡分配模型作为下层规划,该动态定价问题主要考虑旅客的到达率和购买率;其次分析了多个停站的客运专线列车的动态定价问题,建立了基于收益最大化的动态定价三层规划模型。将客运专线收益最大化作为上层规划,以旅客旅行方式选择的用户平衡分配模型作为中层规划,以客票销售规则流程模型作为下层规划。该动态定价问题在考虑旅客到达率、购买率的基础上考虑客票销售规则。两个问题的动态定价模型均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最后进行算例分析。
其他文献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表面形貌与轮廓测量日益成为测量学重要的测量对象,表面测量技术也已成为科学测量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分支,在高分子材料科学、微纳米电子科学、
腔衰荡光谱技术因其具有不受光源波动影响、吸收光程长的优点受到了研究者的普遍关注。然而,腔衰荡光谱技术对两个反射镜的要求极高,限制了其在传感领域广泛应用。近年来,人
印鉴在中国、日本、韩国等东方国家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印鉴的作用尤其重要。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银行业务量日渐增大,传统的人工鉴别支票印鉴真伪的方法,已不适应银行业务
从城市生境恢复的角度阐释日本3种不同的城市绿化开拓性项目.1)大阪万博纪念公园项目旨在恢复大阪城市核心绿地的自然景观(自我维持的森林).为实现此目标,除实施相应的植物种
学位
1987年颁布的档案法确立了我国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体制,明确了档案部门的性质和职能.之后,档案法经过两次修正,直到目前的修订文本都重申了上述规定.近几年,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