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城”是城市发展与大学教育相融合的产物,是教育产业化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教育集聚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人们可以进行生活、学习、工作等活动,并且以从事教学工作或进行科研学习为主的城市.在我国的大学城由于人为参与规划建设占据主导作用,与西方大学城的形成发展有较大差别.故其又可视为是在教育产业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基础下,由政府或企业主导而形成的功能集聚区.其英文一般称为“University Town”或“College Town”,从世界范围来看,大学城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方近代意义上大学的产生.在我国则是近十年来的新兴产物,是我国基于特定区域,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彼此之间紧密联系,与所在城市相互依托.互动发展的高校集合体和高校单元集合体。
本文一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对大学城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目的意义进行说明,概括了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及方法,提出文章写作思路和框架.第二章,综合论述了历史上和近期及现代大学国内外发展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阐述对大学城概念的各种解释和大学城空间发展模式的概念,分类方法,提出本人的观点,并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分阶段整理。第三章,例举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大学城案例,并详细分析了我国大学城的发展历程。第四章,探讨了大学城的形成发展原因及影响因素.第五章对我国大学城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阐述大学城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六章,对大学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现今大学城发展几种模式,包括因与城市互动而产生的关系所引起的空间发展模式,和大学城内部发展模式。并对大学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和意见,认为大学城发展应注重与城市空间的关系和内部规划,建设、管理上的系统构建等等。第七章为文章的结论部分,对整篇文章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性总结.其中第三、四、五,六章为文章的重点部分,对大学城的发展特征,成因及模式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