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股票市场上,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过度融资来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不断涌现,成为了制约我国票市场稳定发展的一个难点和焦点问题。而对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行为的原因多从外部监管以及内部环境进行研究,缺少较为详尽的过程分析与深层次原因探索。本文首先对控制权私有收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目地在于通过理论的介绍了解控股股东为了获得控制权私有收益而采取的行为,引出本文需要研究的课题。接着,从募集资金变更,闲置,募集资金的滥用对股票市场的过度融资现象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过度融资现象的存在及其严重性进行了说明。同时对控股股东为了获取控制权收益可能采取的方式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引出了过度融资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论证与解释,过度融资可以扩大控股股东的控制权收益规模,因此,就存在着控股股东为了获得更多的控制权私有收益而采取过度融资行为,得出了本文的研究角度—从控制权私有收益角度看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行为。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过度融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控制权发生转移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规模,同时,考察了这些公司的募集资金使用效果,对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过度融资行为进行了回归检验,证实了控股股东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能够促进过度融资,然后,对影响控制权私有收益规模的因素是如何影响过度融资的进行了实证检验,论证了流通股比例与过度融资负相关,净资产收益率,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与过度融资正相关,从而为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角度治理上市公司的过度融资行为提供了参考。在本文的最后,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治理过度融资行为的政策建议,包括资本市场法制和监管环境的改善、改变单一大股东或两大股东的股权结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