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纳米磁小体与神经节苷脂及凝集素偶联复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小体(Magnetosome)是一种由趋磁细菌(Magnetotactic bacteria)生产的磁性纳米颗粒,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大小均一及超顺磁性等特点,已在免疫检测、载药体系、固定化酶等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磁小体在糖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还较少。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及凝集素(Lectin)作为两种重要的功能性分子,在糖生物学研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神经节苷脂是一种携带一至多个唾液酸的糖鞘脂(Glycosphingolipid)。其可作为细胞表面的识别分子,在细胞识别及细胞与细胞的相互识别中扮演重要角色。人们常利用外源添加神经节苷脂的方法来研究其功能与作用,然而神经节苷脂在水溶液中易形成脂质球,从而抑制了细胞对神经节苷脂的吸收。因此寻找一种好的固相载体来负载神经节苷脂,以提高细胞对神经节苷脂的利用率,是十分必要的。凝集素是一种可以与糖链特异性结合的蛋白,将其与固相载体偶联,可用于糖复合物的分离,从而在糖组学中发挥重要作用。首先,本研究对神经节苷脂及磁小体进行提取。实验对猪脑组织及狗血中的神经节苷脂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43.26 mg GM1及53.26 mg GM3,经斑点印迹(Dot-blot)、薄层色谱(TLC)分析,鉴定所提取的神经节苷脂GM1及GM3的纯度分别为96.7%和98.2%。接着,实验利用趋磁细菌M.gryphiswaldense MSR-1菌株进行发酵,共获得磁小体213.8 mg。经红外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电镜观察(TEM),所提取磁小体拥有完整的膜结构,其表面存在氨基,为功能性分子的偶联提供了条件。而后,本研究以GM1、GM3为例制备了神经节苷脂-磁小体复合物,实验首先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将磁小体膜蛋白去除,再将其与神经节苷脂超声孵育,从而制备神经节苷脂-磁小体复合物。所制备的GM1-磁小体复合物可以有效地促进细胞对神经节苷脂GM1的吸收,在外加磁场帮助下,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此外,通过体外实验证明,所制备的GM3-磁小体复合物可以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特异性结合,并能有效的抑制细胞内EGFR的磷酸化,在外加磁场帮助下其抑制作用进一步加强。最后,本研究利用磷脂酰乙醇胺(PE)修饰磁小体,以双(硫代琥珀酰亚胺基)辛二酸酯钠盐(BS3)为连接臂,制备凝集素-PE-磁小体复合物,用于糖蛋白的分离。实验结果表明,改造后的PE-磁小体分散性更好,每毫克PE-磁小体可偶联294.64μg麦胚凝集素(WGA),较修饰前磁小体偶联量提高1.6倍。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所制备的WGA-PE-磁小体可以特异性的从鸡卵清蛋白(OVA)及伴刀豆凝集素(Con A)混合液中分离OVA。因此,制备的凝集素-PE-磁小体复合物能很好的应用于糖蛋白分离纯化,从而在糖组学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女性也愈来愈多的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作为艺术创作、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的多重角色,使这些女性画家有着不同于男
当前"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而高校教师则成了"教育强国"的"中流砥柱"。作为科技知识传授的主导者,高校教师受到了社会各行各业的尊重、关注和青睐,其个人应
休闲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图书馆除传统的知识服务、信息传递等功能外,休闲正日益成为人们频繁使用的功能。本文分析了图书馆休闲功能的
台北当代艺术馆顶着当代的头衔,却坐落于台北市的旧城区,周边混杂着新旧建筑。世界各地大多数当代艺术馆的建筑,都会邀请知名建筑师设计全新打造新的当代艺术空间。但台北当
传统上区分犯罪和行政违法行为的努力多着眼于行为本身,试图从行为的质、量、或质量上做出明确区分,但未达目的。不过如果我们把视角转向决策者,即可观察到预防、报复及公共
梁漱溟的法律思想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3个阶段.其早期法律思想主要是“中国必用西法”;中期法律思想主要是“中国必不能用西法”;晚期法律思想主要是“法制与民主的前途必
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变革型领导对组织绩效的直接影响,而对这一影响过程的研究较少,尤其缺乏在高校情境下的研究。研究以组织创新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变革型领导与高校组织绩效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数不少的建筑企业在达到一定发展规模后,为突破发展瓶颈,采取了多元化经营方式。与专业化经营方式相比较,多元化经营方式具有不同的风险项目、
21世纪是文化经济的时代,文化产业的行业门类不断发展壮大,正为国民经济建设做着突出贡献,尤其是在欧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各州为了吸引公司注册,在公司法上展开了竞争。这种竞争是"底线竞争"("向下的竞争")抑或"上限竞争"("向上的竞争")一直存在着争议。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