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及天然气能源的稳定增长推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但随着我国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油气能源的稳产及增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目前尚未发现的各类油气藏是越来越少,面临的地质问题是日益复杂,勘探目标的复杂程度也在逐步增大。精细解释评价是解决各类地质问题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到了对地质特征和复杂油气藏特征的认识,同时也将影响到勘探部署的成效。本次论文研究的区域为廊固凹陷普照营地区,它处于河西务构造带中部,是廊固凹陷与武清凹陷的过渡地带。其主要产油层为沙一、沙二段等,目标区块处于河西务断层上、下盘附近,受河西务断层控制。该地区沙一、沙二段虽然构造十分复杂,但储层为河流相砂体,砂岩厚度较大,物性好,产量高,获得多口高产井。但目前由于构造难以落实,评价钻探相继失利,制约了后续开发进程,因此这就急需精细、准确地落实构造。通过对廊固凹陷普照营地区的复杂构造进行精细解释评价,同时也可以对该地区的钻探评价工作起到一个良好的指导作用,具有很好的生产实际价值。地震勘探是探明地下地质结构最有效的方法及手段,利用地震勘探得到的地震数据体可以用于地下地层构造的解释及研究。伴随着科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与创新,三维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将会有一个新的飞跃,同时它的成果将会对我国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次论文研究过程中,与生产实际单位紧密相结合。充分利用地震、测井、钻井等资料,并依托勘探地震学、石油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地震地层学等理论知识,以评价解释工作站为手段,其开展研究的思路是由定性到半定量再到定量来进行的。此次精细解释评价的研究工作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着手,即从构造方面和储层方面进行研究。在构造形态研究中,利用三维主测线、联络测线、任意测线、时间切片,从平面、剖面以及多方位进行精确论证,确保解释成果的合理性及准确性,即确保目的层形态可靠,断点清楚。在储层研究中,以构造解释为基础,运用地震属性技术及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弄清目的层的储层特性。然后进行圈闭评价及优选,弄清本区的油气分布规律,为下一步勘探提供有利目标。本次研究工作运用到的主要技术有:精细地层对比技术、精细构造解释技术、地震属性技术、波阻抗反演技术、速度场技术等。精细地层对比技术是在充分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沉积岩石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选定具有层序界面特征的地质地震界面,选取层位完整、岩性组合类型及感应曲线形态特征具有代表性、标志层典型的井作为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井对工区内的钻井进行地层精细对比。精细构造解释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高精度合成记录的标定,它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了解释层位的准确性。在解释过程中应由点、线、面、体逐步层次进行精确解释,同时为准确把握工区的断裂展布特征,尽可能的选用该区比较敏感的相干体、方差体、边缘检测、水平切片或三维可视化等技术进行断层识别及校验。地震属性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地震属性优化选取来进行地震储层预测。地震波阻抗技术是指将地震剖面“转换”成波阻抗剖面,此次采用的是稀疏脉冲反演方法。速度场技术可以实现时间域向深度域的转换,通过建立精细可靠的速度场,获得精细准确的等深度构造图,是进行速度场研究的最终目的。通过此次研究工作,可以发现普照营地区在构造上大体来看有东西分带、南北分块的特点,该区的断裂构造主要还是以断块、断鼻构造为主。河西务断层控制了沙一二段—东营组砂体沉积及油气的运移、聚集、成藏,河西务断层的存在对中浅层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从总量上看,河西务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资源潜力大,为多层系成藏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其具有很大勘探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