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矿的大规模开采,易选冶的金矿资源日趋减少,难处理矿石已经成为黄金工业的主要资源。金粒由于被砷黄铁矿或是黄铁矿等伴生矿物包裹从而不能用传统工艺直接提取,众所周知,细菌在分解硫化矿物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嗜酸化能自养菌,氧化亚铁硫杆菌,是分解硫化矿物的重要细菌,能够以多种硫化矿物为底物进行生长。 本论文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Thiobacillus.ferrooxidans)对三种难处理金矿:东北寨金矿、西南冶金局金矿、广西金矿的氧化预处理研究,首先对三种矿物进行了矿物分析,然后从实验室现有的6个氧化亚铁硫杆菌菌种中选出每种矿样的最佳菌种,在摇床培养,温度34℃,转速180r/min条件下确定GerY菌种对西南冶金局矿样效果较好,并对广西和东北寨矿样进行了工艺条件的研究,东北寨矿样在GerD菌种作用下pH=2.0和接种量100%V/V时浸出效果较好。在自行设计的间歇搅拌式反应器中,温度34℃,转速650r/min条件下确定了广西矿样在GerD菌种作用下pH=2.0,通气量在0.1L空气/min.L矿浆,接矿量50kg/m3时浸出效果较好。并对每个工艺条件的实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合理解释。 广西矿的动力学研究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了在均匀混合的间歇式反应器中氧化亚铁硫杆菌分解3中不同粒度的广西矿物的动力学,包括细菌对广西矿粒的吸附实验和对该矿物动力学的验证实验。细菌吸附符合兰格穆尔等温吸附式,等温吸附常数KA=2.37×10-15m3/cells不受粒度大小的影响,而单位质量矿粒的最大吸收能力KAm随着矿粒的增大而减小。实验在pH=2.0、通气量0.1L/min.L、搅拌转速650r/min、接矿量50g/L和温度34℃固定的情况下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