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审美主客体看散文翻译——兼评《荷塘月色》英译本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散文翻译的研究远远滞后于散文创作的发展,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散文结构灵活自由,语言韵律优美,既具有表意功能,同时又具有美学功能,因此,散文翻译不仅要传达原文内容和形式上的美,而且还要注重传达原文的意境美。  翻译审美主客体是翻译美学理论的重要研究内容,从美学视角来分析翻译中的主体和客体,包括其特点、能力、结构等。翻译美学,简而言之就是用美学的观点来认识翻译,在充分认识翻译审美主体和翻译审美客体的基本属性的基础上,分析、解决翻译中的美学问题。在散文翻译中,运用翻译美学原理,充分认识翻译的审美主客体,有助于做到原文和译文的情感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  本文通过运用翻译美学理论研究散文翻译,从翻译的审美主客体这两个方面分析,并试着找出散文翻译的一些原则。从翻译审美主体的角度来说,散文的作者和译者都有着强烈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体验,译者把对作者及原文的审美情感体验转化成翻译冲动,再转化成富有美感的语言,从而再现原文的美。从翻译审美客体的角度来说,散文语言自然、简明、优美,无论从形式上还是意境上都颇具美感,翻译散文时可以从翻译审美客体的各个层面分别进行分析,以更好的再现原文的美。本文从情感美、形式美、意境美三个方面得出了散文翻译原则,以期为散文翻译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荷塘月色》语言清丽、行文如诗,是研究翻译美学理论的很好的素材。本文分析了《荷塘月色》的英译本是如何再现原文的美学价值,从翻译的审美主客体分别进行鉴赏,用实例证明翻译美学理论应用于散文翻译研究的可操作性,以及其在现代散文翻译研究中的意义。  通过以上论述,得出本文结论:在散文翻译实践中,从翻译审美主客体的视角出发,运用翻译美学基本理论,掌握散文翻译美学原则,可以更好的传递原文审美信息,在译文中取得良好的美学效果,达到译文与原文在情感美、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和谐统一。希望本文对散文翻译理论与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爱·摩·福斯特见证了近一个世纪的社会变迁,而其作品中的休闲活动、场所和空间也多种多样。但目前鲜有文献从休闲和空间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福斯特的文学作品。鉴于休闲从物质、
玛丽娅·艾奇沃思(1768-1849)是享誉西方文坛的英裔爱尔兰作家,被盛赞为"女沃尔特·司各特"和"爱尔兰的简·奥斯汀"。《外住地主》(1812)作为其代表作之一,自出版以来,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