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交多址中的SCMA技术研究

来源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诞生至今,移动通信系统历经四代发展与变迁,多址接入技术也随之不断变革。在万物互连的5G时代,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MA)技术能够大幅提升频谱效率并增加有限资源下的用户连接数,因而比传统的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更受青睐。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是NMA中的代表性技术,其不仅让通信系统的容量与频谱效率大幅提升,且能使系统引入免调度的竞争接入机制。本文在介绍了SCMA的研究背景、性能优势、技术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过载率对上行SCMA系统的具体影响,并提出了两种新型上行SCMA系统接收机。本文主要贡献如下:1)针对5G时代大量用户同时接入带来的过载问题,分析了过载率对上行SCMA系统检测性能、传输速率的影响。SCMA的技术特性使其更适用于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而5G时代无处不在的接入需求,使得SCMA要承受过载传输的考验。因此,本文从两个方面对上行SCMA系统的过载性能进行了研究:一是从误码率性能与计算复杂度两个角度,分析了过载率对系统多用户检测的影响,并给出了过载率与系统检测计算量的定量关系;二是通过建立过载率与系统平均和速率的关系模型,分析了过载率对系统传输速率的具体影响。随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作分析的合理性与准确性。2)针对现有接收机存在先验误差、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两种新型上行SCMA系统接收机。由于其非正交特性,上行SCMA系统中用户信息之间存在较大干扰,接收机性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上行SCMA系统一般采用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MPA)接收机,本文对其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指出其在多用户检测方面存在的不足,即存在先验误差且计算量庞大。随后,本文对MPA进行更新策略和计算方式两方面的优化,得到新型检测算法L-S-MPA;并结合SCMA的码本特性对软MMSE进行改进,得到另一种新型检测算法G-MMSE。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基于联合检测思想的新型上行SCMA系统接收机,称之为R-MPA接收机和G-M-MPA接收机。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MPA接收机相比,所提两种接收机检测精度更高而实施复杂度更低。
其他文献
近些来,空气质量监测、工业生产排放监控、有毒气体监测、医疗诊断等领域对气体监测的需求增加,使得气敏传感器的相关研究进步非常的明显。基于金属氧化物的半导体型气敏传感器由于其高灵敏度、高可靠性和操作简易等优点,成为实时监测的首选类型。气敏传感器的基础与核心是敏感材料。传感器的气敏特性与材料的形貌、微观构造以及化学组成等密切相关。目前,很多研究都致力于开发新的方法与技术以期获得更高性能敏感材料。研究表明
第一章绪论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分离技术。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检测(Capacitively Coupled Contactless Conductivity Detection,C
证据的重要性决定了证据取得途径的重要性,我国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一直存在辩方调查取证难、能力不足的问题。建立有效的途径使得被追诉者能取得诉讼之中的关键证据是很有必
目的:旨在检测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相关标记物、Wnts基因、β-Catenin在不同病变胃组织内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MDSC如何促进胃癌的发生及其与胃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实验第一部分是将收集新鲜的胃组织标本按照胃癌、癌前病变、非萎缩性胃炎分为三组,各组30例,通过流式细胞分选术检测三组组织标本中CD11b(+)Gr-1(+)MDSC占CD45+白细胞的比例并将其分选出来,并分析各组数据的
在颗粒与气泡碰撞理论等浮选机理研究中,利用气泡的形态参数进行实验研究并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其提取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实际的选矿厂中依靠技术人员对浮选
关于员工创造力的研究是管理学和心理学交叉的一个领域。近年来理论研究者和管理者日益发现员工创造力对员工绩效和公司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这方面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本研
<正>"跳帮"是行内的专用术语,意思就是从一艘船的船舷跳到另一艘船的船舷上。而我当了二十多年的陆上警察,那次却第一次把案子办到了船上。直到现在每每想起来自己当时的胆大
期刊
采矿业作为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对国家建设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采矿业的作业特性,使其成为一个危险性极大的行业,而矿山事故频发,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非常普
目的:主要是探索增强双肺CT下小于或等于3cm的混合型磨玻璃结节病灶的CT影像学特征及病灶、实性成分相关数据与肺腺癌的病理亚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微
目的:研究磨玻璃密度直径低于1cm的肺腺癌CT征象和病理学特征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地搜集上海市华东医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通过手术治疗后经病理确诊是肺腺癌且最大直径低于1cm的188例(202个病灶)磨玻璃结节患者相关的CT、临床以及病理学等方面的资料。男78例,女110例,年龄范围30-78岁,平均年龄(60.2±9.8)岁。全部病例均经外科手术切除同时通过病理的确诊。对病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