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舞蹈的高度实际的和文化的意义而言,舞蹈在社会中的功用是萎缩的,但就舞蹈的审美性质而言,现在的舞蹈应该说不仅不是萎缩,而是大大地发展了。”[1]然而,目前对舞蹈美学进行全面系统研究的文章还很少,本文尝试运用美学的相关理论对舞蹈的审美特征作一个较全面的研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的审美特征。尽管任何舞种都是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来表情达意,都属于形体艺术和人体艺术,但不同舞种之间的审美特征并不完全相同。中国古典舞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继承性,无论从中国古典舞的产生,还是从其形式和内容上都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气质及中国古典精神的继承。中国民族民间舞又分为原生态民间舞、学院派民间舞和少数民族舞。原生态民间舞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原生态性、民间性、民族性;学院派民间舞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表演性、民间性、民族性;少数民族舞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表演性、民族性、民间性。西方芭蕾舞是以继承、发扬西方皇家宫廷风格为主的西方传统舞蹈,体现了西方传统艺术的共同特征,作为西方传统舞蹈的典型代表,其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对西方皇家宫廷风格、西方传统文化、西方气质精神的继承。芭蕾舞开始于西方,但它在不同的地域、与不同的民族结合后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习惯上将其称为芭蕾舞的民族化。如:芭蕾舞与中华民族结合后就形成带有我们中华民族特征的芭蕾舞,其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用芭蕾舞的艺术形式来反映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西方现代舞是反叛古典芭蕾而产生,没有一个固定的体系,以示形为主。一般来说,西方现代舞主题比较抽象,层次段落比较随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对传统的反叛,对个人情感的张扬,其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反叛、示形、个性。现代舞的中国化是现代舞观念与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其审美特征主要体现为:遵循创新的观念和创作手法,并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实质、时代特征和现状特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舞蹈艺术的多个因素的审美特征。舞蹈艺术包括内容、形式、情感、音乐、舞美等多个因素。舞蹈内容的审美特征有:舞蹈题材选择的动作性、主题提炼的时代性等。舞蹈形式的审美特征有:舞蹈动作的外在规律性、节奏性、虚拟性、模拟性、形象性、多义性、涵盖性等;舞蹈语言的单纯其一、新颖特异、多样统一、形象化、性格化等。舞蹈情感的审美特征有:移情性、想象性等。舞蹈中音乐的审美特征有:从属性、辅助性、连接性等。舞蹈中舞美的审美特征有:暗示性、标志性等。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舞蹈编排过程、舞蹈表演过程、舞蹈欣赏过程的审美特征。任何一个舞蹈作品的完成都离不开过程,一个舞蹈作品只有到了观众欣赏、观众接受这一阶段,才算是真正的完成。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如:舞蹈编排过程的审美特征有:生活性、情感性、典型性等;舞蹈表演过程的审美特征有:“二度创作”性、动态意象性、意境性等;舞蹈欣赏过程的审美特征有:直觉性、当下性、共同性、个体性、选择性、想象性、创造性、限制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