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筋土界面作用及加筋结构离散元分析

来源 :广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6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筋土结构通常是指土体与筋材组成的复合结构体,加入筋材后可明显改善抗拉能力不足和土体强度偏低的缺陷,提高加筋土体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筋土界面作用作为影响加筋土结构承载性能的关键因素,其作用的发挥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土体散体性与筋材性能,然而目前学者大多是在筋土介质连续性假设的基础上对筋土作用开展的研究。鉴于此,论文基于已有室内试验结果,采用离散元PFC3D程序,充分考虑土体的散体性以及土颗粒与筋材的接触作用,基于已有宏观试验的研究成果,从细观组构角度建立了系列筋土结构的PFC3D离散元数值分析方法,进而揭示筋土界面作用的细观荷载传递机理及界面参数的细观演变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为探究三轴试验数值结果受颗粒表观形状的影响,使用不同球形度的clump颗粒对砂土颗粒进行模拟,分析不同球形度的颗粒对土体试样抗剪强度的影响因子大小,揭示土工格栅加筋三轴试样界面作用的细观机理。结果表明:颗粒形状是影响土体物理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筋土试样的抗剪强度随颗粒球形度的增大而减小,且随加筋层数的增加,土样中位移较小的土颗粒数量增多,即格栅对土颗粒的侧向约束能力逐渐增强,筋土界面作用发挥越充分;试样的粘聚力及内摩擦角随颗粒球形度的增大而减小,表明同等条件下球形度取值越大,土样抗剪强度越小。(2)在常规拉伸试验的基础上,利用离散元PFC3D程序进行无侧限与侧限拉伸试验的颗粒流模拟,探究两种状态下的格栅在拉伸过程中细观参数的变化,分析筋土界面颗粒位移特征。试验表明:相比室内无侧限拉伸试验,侧限拉伸试验中在上覆荷载的作用下格栅的抗拉强度明显增大,且格栅等强度时其应变较无侧限时明显减小;随着上覆荷载的增大,极限抗拉强度随之增加,且这种差异与应变呈正相关关系;在土工格栅拉伸过程中,格栅内力沿着格栅颗粒从左至右逐渐发展,同时内力传递效果随着距拉伸端的距离增大而逐渐减弱。(3)利用离散元PFC3D程序模拟大型直剪试验,建立相应的颗粒流模型,根据室内试验结果标定相关细观参数,进而调整筋材与剪切面的角度,分析不同夹角加筋土体的受力特性与抗剪强度,并从细观角度研究剪切过程中加固区域的形成。当格栅与剪切面存在一定夹角时,模型剪切面处的抗剪强度相比素土时有所增大,对比水平加筋时的抗剪强度则有所减少;此外,夹角的存在使格栅周围土颗粒孔隙率减小,土体密实度增加,进一步形成区域性的加筋加强区,进而可有效提高筋土结构的抗剪性能,加强土体的稳定性。
其他文献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电化学储能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基于有机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成本高、易燃、易爆,而且对环境不友好,使其在大规模储能方面受到很大限制。相较于有机电解液,水系电解液具有经济、安全性高、对环境友好、离子导电率高等优点,因此水系电池在未来的大规模储能系统中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电解液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水系电池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温度较低时电解液会发生凝固,凝
电子-原子(离子)的碰撞激发以及退激辐射是各种等离子体,包括天体、实验室、热核聚变等离子体中基本的动力学过程。高精度的截面、速率系数以及辐射跃迁波长、几率等是准确模拟和诊断等离子状态不可获缺的原子参数。近年来,极化电子与Zn原子非弹性碰撞激发过程及退激辐射光谱特性的研究被人们广泛关注。一方面,Zn作为荧光灯中汞元素的重要替代品,具有较大的激发能和电子碰撞动量转移,且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
土壤颗粒及颗粒间孔隙的不同排列形式为土壤结构。土壤结构是维持土壤功能的基础,也是影响侵蚀过程的重要因素。东北黑土区属中纬度地区,春季解冻期土壤存在融化层与冻土层的周期性变化,该周期性变化对土壤结构产生强烈的影响。介于此,本研究以东北黑土区典型黑土为研究对象,利用CT技术结合图像处理方法以及Le Bissonais法,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和土壤含水率两个影响因素对土壤孔隙特征和团聚体稳定性进行分析。以期
高校依托自身优势组建校办企业,一定时期内在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校办企业同时存在监管不力、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资本运营效率低下等问题,给高校资产安全带来一定风险。为防范高校财务风险,让高校将重点放在教学科研上,国家要求高校将与教学科研无关的企业清理脱钩。同时,为促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国家还鼓励以科研成果在企业
监察体制改革是当前政治格局发展的新趋势,是事关我国宪制结构的重大政治改革。监察委员会的监察对象实现了行政机关与非行政机关、党内与党外的全覆盖,监察体制改革不可避免的改变了,过去长久以来以《刑事诉讼法》为中心的涉及职务犯罪的侦查规制体系。监察委员会拥有宪法赋予的调查职权,2018年出台的《监察法》中也明确规定了监察委员会可以针对违纪、涉嫌职务违法行为及涉嫌职务犯罪的行为进行调查活动,在调查活动中能够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而农业科技人才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尤其如今,我国已经进入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发展,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在此背景下,乡村振兴更加需要农业科技人才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落地与产业化进程。然而农村却面临着农业科技人才数量匮乏,人才引不
随着CAE技术的发展和仿真软件的多元化,机械产品可进行仿真的种类也随之增加。仿真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生了大量的数据、任务和复杂的流程,由于异构软件的使用,使他们呈现出多种类、多结构的特点。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了诸如在原有软件上二次开发仿真数据管理功能的办法对数据进行管理,能初步解决数据管理的问题。但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逐渐浮现出了很多新的问题,比如:数据“孤岛化”、重用性差、异域协同仿真数据管理困难、
东北黑土漫岗区具有坡缓坡长的地貌特点,春季融雪带来的土壤侵蚀是该区一种重要的侵蚀形式,尤其是在沟垄种植的坡耕地上,融雪径流冲刷产生的细沟、断垄等对该区坡耕地不同坡位,造成了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地破坏。目前该区相关研究多集中在降雨期,融雪期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基础研究的缺乏,极大地限制了黑土地保护技术的发展。为探索融雪期垄作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阐明该时段侵蚀影响因素与侵蚀过程,论文通过野外原位观测,在
桂林,作为越南使臣出使中国的必经之地,在北使过程留下不少汉诗文作品。根据《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共25册)统计,越南使臣在桂林地区创作的诗歌达626首,内容主要包括描写桂林沿途地方见闻、山川风貌、风土民情及酬唱往来。本文以越南使臣北使汉诗为基础文献,结合桂林相关通志、县志等史料文献,分析其诗文中蕴含的桂林自然历史文化因素,挖掘桂林历史文化的内涵,同时扩展其外延。综上,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桂
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方法凭借其对身份的表征能力、使用的便利性、不易盗取的优势逐渐成为身份认证技术中的重要方法。在生物特征中,声纹既包含个人的生理特征,也包含个性的行为特征,相比指纹,人脸等静态特征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是身份认证技术中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当前声纹识别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瓶颈问题是其面对多变环境时的识别稳定性和面对假冒语音攻击时的安全保障能力。首先,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周围环境噪声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