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变的越来越重要。英语阅读能力作为衡量一个人英语程度的标准之一,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它也是各种英语考试中的必备考项。然而英语教师所进行的阅读教学往往只是讲授基本的阅读技巧和答题策略,缺乏具体的、有效的讲解。Kolb的学习风格理论在国内外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但在国内的二语习得领域针对Kolb的学习风格理论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以Kolb的学习理论为基础,从调查大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方式入手,探索学习风格、学习方式与阅读成绩的关系,旨在发现影响学生阅读成绩的个体因素。 研究选取河北省两所普通大学的172名大二学生作为受试,运用Kolb的学习风格量表LSI以及CET-4中的阅读题目对这些学生进行了测试。将测量数据输入软件SPSS13.0,经过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大学生的学习风格以发散型与同化型为主,其中理科生偏爱同化型学习风格,而文科生偏爱发散型学习风格;男生偏爱同化型学习风格,而女生偏爱发散型学习风格。(2)大学生在信息加工维度上偏爱省思观察的学习方式,在感知信息维度上偏爱具体经验的学习方式;理科生偏爱省思观察与抽象概括的学习方式,而文科生偏爱省思观察与具体经验的学习方式;男生偏爱省思观察与抽象概括的学习方式,而女生偏爱省思观察与具体经验的学习方式。(3)从学生整体来看,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阅读细节题上的答题情况有显著差异,发散型学习风格较聚合型学习风格更有利于学生对阅读细节题的解答。在理科生中,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阅读细节题上的答题情况有显著差异,发散型学习风格较聚合型和同化型学习风格更有利于学生对阅读细节题的解答。在文科生中,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在阅读题上的答题情况没有显著差异(4)从学生整体来看,具体经验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在阅读细节题上的表现正相关,即学生越擅长具体经验的学习方式在阅读细节题上表现越好;抽象概括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在阅读细节题上的表现负相关,即学生越倾向于抽象概括的学习方式在阅读细节题上的表现越差;抽象概括的学习方式与学生在阅读整体上的表现负相关,即学生越倾向于抽象概括的学习方式在整个阅读上的表现越差。理科生的情况与学生整体的情况相同。在文科生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与学生的阅读成绩不相关。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不同学生在学习风格与学习方式上存在差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当:努力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匹配学生的学习风格,以提高教学效果;教授相应的学习策略,弥补学生在其它学习风格上的不足,满足学习中对不同学习风格的需求;使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风格以及一些有关学习风格的理论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成绩。此外,由于发散型的学习风格及具体经验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对阅读细节题的解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讲解与之相关的学习策略与阅读技巧以帮助学生解答阅读细节题,进而提高学生阅读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