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农业应用的433MHz无线信号传播特性研究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ric900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有限的农业资源基础上,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精细化进程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的信息化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疑是农业现代化研究最热门的方向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包括了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它们具有功耗低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低功耗使得节点间的收发不像传统的无线通信一样可以覆盖较大的范围,当应用环境不一样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特性会有很大的不同。农业环境具有地势多样、天气状况复杂、面积庞大、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挑战。在实际环境下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前需要对信号的传播环境有细致的了解,才能保证网络的覆盖性。基于这点,本文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测量农田环境下信号的传播特性。第一,我们使用无线传感器节点和频谱仪测量冬小麦在三种典型的生长期下433MHz信号的路径损耗变化特性,整个测量工作在国家精准化农业基地完成,完成测量工作之后,利用matlab对所得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得出农业环境下433MHz信号的大尺度传播模型,然后将所得模型与我们在室内和室外空旷环境测量总结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麦田环境对信号传播特征的影响;第二,使用软件无线电平台GNU Radio和USRP设计多径时延特性测量系统,系统由两台USRP组成,发送端发送M序列,接收端利用相同的M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滑动相关处理,提取相关后信号的功率延迟分布,通过功率延迟分布得到信号的多径时延和多径强度。在完成系统设计后,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园内进行了室外LOS和NLOS测试,得到两种信道条件下433MHz无线信号的功率延迟分布,利用功率延迟分布得到该环境下信号的多径传播特性,验证了测量系统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直接影响到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而纵观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城乡一体化建设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助力
多媒体通信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技术,其中的语音编码技术可以大幅度降低语音信号的传输速率,是多媒体通信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本文在分析了由语音信号
施工行业作为向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企业迎来了迅猛发展机遇,但施工企业面临的挑战也随之增加,如高额的成本支付、难以实现的施工目标等.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金融业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并且在一定的程度上为我国的实体经济提供了十分稳定的经济保障.本文主要探讨了金融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希望能
农业是关系到我国每个公民切身利益的重要行业,直接影响着我国整体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随着新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实现更进一步的提升,是当前农业经济
本文围绕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运输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为完善其管理方式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提高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