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有限的农业资源基础上,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精细化进程所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众多的信息化技术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无疑是农业现代化研究最热门的方向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包括了传感器技术、微机电系统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和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它们具有功耗低的特点。也正是由于低功耗使得节点间的收发不像传统的无线通信一样可以覆盖较大的范围,当应用环境不一样时,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覆盖特性会有很大的不同。农业环境具有地势多样、天气状况复杂、面积庞大、农作物生长周期长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应用带来了挑战。在实际环境下部署无线传感器网络前需要对信号的传播环境有细致的了解,才能保证网络的覆盖性。基于这点,本文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测量农田环境下信号的传播特性。第一,我们使用无线传感器节点和频谱仪测量冬小麦在三种典型的生长期下433MHz信号的路径损耗变化特性,整个测量工作在国家精准化农业基地完成,完成测量工作之后,利用matlab对所得数据进行曲线拟合和回归分析,得出农业环境下433MHz信号的大尺度传播模型,然后将所得模型与我们在室内和室外空旷环境测量总结的模型进行比较,分析麦田环境对信号传播特征的影响;第二,使用软件无线电平台GNU Radio和USRP设计多径时延特性测量系统,系统由两台USRP组成,发送端发送M序列,接收端利用相同的M序列对接收信号进行滑动相关处理,提取相关后信号的功率延迟分布,通过功率延迟分布得到信号的多径时延和多径强度。在完成系统设计后,在北京邮电大学校园内进行了室外LOS和NLOS测试,得到两种信道条件下433MHz无线信号的功率延迟分布,利用功率延迟分布得到该环境下信号的多径传播特性,验证了测量系统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