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韩首章教授治疗阴虚内热型荨麻疹的用药规律总结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ell0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收集奉天中医院皮肤科病房阴虚内热型荨麻疹病例的用药处方,对患者用药的配伍处方进行系统全面的统计分析,总结出韩首章教授治疗阴虚内热型荨麻疹的用药规律,并对韩首章教授治疗本病的核心思想、处方配伍要旨加以总结归纳,以供各位同道参考。方法:收集奉天中医院皮肤科病房病例中从2015年12月至2019年5月的符合纳入标准的126例阴虚内热型荨麻疹住院患者的详细病程资料,对收集到的病例资料进行预处理和标准化,通过Excel 2016表格建立数据库,总结出常用药物并对其性味归经、四气五味的出现频数与频率加以统计分析,再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系统进行聚类分析,得出韩首章教授诊治该型荨麻疹的常用药物及常用药对。再结合对药物的系统分析结果,总结出韩首章教授治疗阴虚内热型荨麻疹的处方配伍规律与用药思路。结果:1.本研究中,男女比例1:2.07,女性患者居多。平均年龄46.65±12.45岁,以青年组、中年组患病人数居多。2.本次研究收集126例病例信息,以口服中药汤剂(基本方为黄精、山药、女贞子、墨旱莲、青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香附、郁金、丹参)治疗为主,配合针刺治疗(风池、血海、合谷、曲池、百会、中脘、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口服西替利嗪、静脉注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3.本次研究中治愈19人(15.07%),显效102人(80.95%),好转5人(3.96%),无效0人。4.本次研究中伴随症状以舌质红、苔少、脉细数三者数量最多。可以为诊断阴虚内热型荨麻疹提供一定帮助。5.在收集的126例阴虚内热型荨麻疹住院患者病历的首次处方中,一共使用中药184味,使用频数总计2731次,使用频数大于20次的一共有42味药物,累计出现的频率为2010次,占总数的73.59%,其中出现频数大于50次的药物共19味,其出现的次数累计1208次,占比为44.23%。6.在收集的126例阴虚内热型荨麻疹患者病例首次使用方剂中补虚药使用的次数最多,其中共有35味中药,累计使用819次,运用频率为29.99%(其中以补阴药使用最多,占补虚药的59.58%),使用次数第二多的为清热药,共计34味药物,使用次数为650次,占比23.80%(其中以清虚热药最多,占清热药的30.15%),剩下药物由多到少依次排序为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理气药,使用频率分别为10.11%、9.15%、7.80%。7.根据统计得出,所使用药物中最多的性味是寒(大寒、微寒)性,占46.06%,其次为温(微温)性,占28.23%,再次为平性,占20.94%,使用最少的是热性与凉性。8.五味中则以甘味最多,苦味其次,辛味再次,所占比例分别为39.14%、25.51%、22.80%。9.药物所属归经以肝经、肺经、肾经为前三。10.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得出了10组药对及4组常用药物。经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后分别总结出二味药、三味药、四味药、五味药组成的关联规则。结论:1.黄精、生地黄、川芎、香附、地骨皮、银柴胡、山药、墨旱莲、女贞子、丹参、青蒿、鳖甲、郁金是韩首章教授治疗阴虚内热型荨麻疹的常用药物。2.补阴药、清虚热药、活血化瘀药是韩首章教授治疗阴虚内热型荨麻疹核心药物类别。3.寒性;甘味、苦味;肝经、肺经、肾经是韩首章教授治疗阴虚内热型荨麻疹用药的主要性味与归经。4.以补养后天之本为主,结合滋阴补肾透热,少佐辛散活血理气之法是韩首章教授治疗阴虚内热型荨麻疹的基本原则。5.所有患者根据韩首章教授的用药规律指导治疗后,皮疹及伴随症状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处方及用药规律,为临床防治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参考思路和依据。材料与方法:检索并收录2009年01月0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于中国知网(CNKI)、万方(WF)、维普(WP)三大中文数据库中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文献资料,将筛选符合标准的文献汇总,将所收集文献的篇名、疾病的分期和证型、方剂名称、具体药物与剂量等数据录
目的:对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分期熏洗法在火毒炽盛型肛痈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调取本院肛肠科住院的肛周脓肿行切开排脓术并联合挂线疗法患者的病历资料,住院时间在2019年9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之间,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得到病例64例,其中应用常规熏洗治疗的34例为常规熏洗组,应用分期熏洗治疗的30例为分期熏洗组。熏洗治疗为每天2次,用药时间≥2周,查
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国古代“和”文化思想的学习和对《内经》平人理论的整理和分析,探讨以“和”文化为背景、以《内经》为理论基础的平人健康观的内容及现代意义。研究方法:本文应用文献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196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和《灵枢经》为原文参考,检索平人理论相关条文并进行整理与分析。研究内容:1.整理儒家、道家和医家对“和”文化的不同阐释。2.“和”文化思想与《内经》平
目的:研究殷东风教授提出的形神理论指导下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用药规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选方用药。资料与方法:收集殷东风教授2019年1月到2020年9月份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病例,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病例,将符合标准的病例患者姓名、性别、年龄、PS评分,处方用药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并规范化处理。根据形伤损伤情况分为4期,预防复发转移期,带瘤生存早期,带瘤生存
目的:通过收集风热犯表型荨麻疹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探讨发病因素、实验室检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探索新的方药,完善诊疗方案,为今后预防以及治疗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归纳了2017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辽宁省中医院皮肤科病房确诊为风热犯表型荨麻疹患者的病历资料,对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天数、病程长短等)、发病季节、伴随症状、诱发因素、皮损情况、实验室检查、中西医治疗过程等进行整理,将
目的:通过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近10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过敏性紫癜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归纳其患者一般资料及相关发病因素,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方案及疗效评价,进一步总结经验,以期为今后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过敏性紫癜提供更标准化的诊疗思路及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部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热型过敏性紫癜患者的住院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近3年门诊以一效膏联合痔疮散熏洗治疗血栓外痔的临床疗效。资料与方法:搜集从2018年9月-2020年12月曾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肛肠门诊患者,从中选取符合本诊断标准患者数量为63例,并按标准将其分为一效膏组和肛泰膏组。一效膏组为采用一效膏换药结合痔疮散熏洗,每日二次;肛泰膏组为采用肛泰软膏换药结合痔疮散熏洗,每日二次。两组均连续治疗7天。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
目的:通过收集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病房195例湿疹湿热蕴肤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研究,探讨湿疹湿热蕴肤证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特点、皮疹分布、相关因素等,总结和分析临床治疗经验,为指导临床提供新思路。材料与方法:收集2019年10月31日到2020年10月31日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住院治疗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195例湿热蕴肤型湿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对一般情况(
目的:观察导师自拟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非急性期痰浊阻滞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材料与方法:依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于2019年7月-2020年5月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门诊就诊的痰浊阻滞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患者均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非布司他片,治疗组予导师自拟方联合非布司他片口服。对照组治疗为非布司他片40mg日一次
目的:通过回顾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120例病历资料,总结本院近几年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经验,为寻常型银屑病治疗取得更佳疗效提供更多优质方案。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2020年间于辽宁奉天中医院皮肤科病房住院且主要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辨证为白疕(血热证)患者120例,通过搜集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等)、具有相关性的理化实验检查(如血尿便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免疫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