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育儿方式作为个体早期发展中的重要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随着动作在个体早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的深入,一些传统的限制儿童活动的育儿方式遭到了质疑。同属北方少数民族的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既有一些独特性,又在某些方面存在着共性,他们的育儿方式很相似,都采用束缚方式的摇篮。这种摇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些民族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需要,但是束缚方式的摇篮限制了婴儿的活动,所以有人认为对儿童的人格和智力发展有影响。本研究以蒙古族和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为样本,比较了使用摇篮和不使用摇篮儿童的人格发展与智力水平,旨在揭示摇篮对儿童人格与智力发展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对于丰富和完善少数民族心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科学育儿,以及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格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了问卷法、辅以访谈法、文献法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对290名蒙古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10~15岁的儿童的智力水平和个性特点与育儿方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一)两种育儿方式下成长的儿童的智力总体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二)因摇篮结构和民族间使用方法的不同,蒙古族两种育儿方式下儿童智力出现了显著差异。(三)是否使用摇篮对儿童个性的形成没有发生直接效应,个性测验各维度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年级(年龄)和民族的不同。(四)在是否使用摇篮和年级(年龄)以及是否使用摇篮和民族的交互作用下,使用摇篮的儿童情绪稳定性高于未使用摇篮的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