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将鼠源性泡状棘球蚴原头蚴接种于健康新疆大尾绵羊羊脑建立绵羊脑泡状棘蚴(Cerebral alveolar echinococcosis,CAE)病的动物实验模型。测定建立实验动物模型成功的绵羊脑泡型包虫病病灶边缘区域的~1H-MRS主要化合物浓度比值以及DWI定量指标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地将健康的10只新疆大尾绵羊分为两组,每组各5只,并进行编号,使用3.0T超导磁共振行全脑常规MR扫描、增强扫描,使用DWI序列(b=1000s/mm~2)测量两组健康羊脑内各部位的ADC值,使用t检验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确保两组实验动物脑组织结构的一致性。放置颅骨并穿刺后,将泡状棘球蚴源头蚴接种到脑中,分别在第6、12和18个月后通过MRI观察羊脑包虫病的形态,使用3.0T超导磁共振行全脑常规MR扫描、增强扫描、多体素~1H-MRS及DWI检查,DWI梯度敏感因子b值取1000s/mm~2。在脑泡型包虫病病灶中心区、外周区、边缘区测量多体素~1HMRS Cho/Cr,NAA/Cho,NAA/Cr化合物浓度比值和一对一相应的感兴趣区ADC值,对~1HMRS化合物浓度与ADC值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只动物模型中有4只动物模型经MRI检查及金标准病理监测证实建模成功,成虫率为40.00%(4/10),共计10个病灶,脑泡型包虫病边缘区域的ADC值与NAA/Cho,NAA/Cr比值呈负相关(r分别为-0.87、-0.72)。结论:通过人工接种鼠源性泡状于健康新疆尾羊羊脑以建立绵羊脑泡状棘球蚴病模型的方法可行并可重复。联合DWI序列的监测与~1HMRS的测定,对于脑泡状棘球蚴病病灶的边缘带进行了明确,所得到的基于影像资料的结论能够为临床提供帮助和指导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