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是多种危险因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病变所致的疾病,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成为国民经济的重大负担。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发展迅速,国内外均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基因水平探寻冠心病发病机制,研究发现基因变异与冠心病的发病显著相关。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为基础的候选基因关联分析是当今复杂性疾病强有效的研究手段。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又称为骨连接素,先前发现其与器官发育、组织重塑、修复及细胞增殖相关,故研究多集中在肿瘤方面。机体多个器官都可分泌SPARC,外周循环中SPARC主要由脂肪细胞分泌。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冠心病有着密切联系,而且与冠心病的多项独立危险因素如肥胖、糖尿病等一些代谢疾病有关。因此,SPARC在冠心病中的研究具有良好的研究潜力。目前国内外尚无关于SPARC基因SNP与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目的:骨连接蛋白(SPARC)在冠心病及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目前尚未见关于SPARC常见基因变异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报道。本文以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ging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tagSNP)为基础,探讨SPARC tagSNP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及其并发症糖尿病等临床表型的关联性,以指导冠心病发病风险和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方法:1、研究对象的收集:根据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了 107例于我院入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以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25例健康对照个体。收集了研究对象的全血样本及相应临床信息,用于易感基因检测。2、基因多态性的筛选:采用初筛tagSNP和预测功能的两步策略进行tagSNP的挑选。即第一步,从HapMap数据库下载中国汉族北京人群SPARC基因及其上下游2000bp以内的全部SNP分型信息,利用本地下载的Haploview软件进行SPARC基因tagSNP(标签SNP)的初步筛选;第二步,利用在线生物信息软件进行全部tagSNP功能预测,挑选具有潜在功能效应的tagSNP。3、DNA提取和tagSNP分型检测:采用传统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DNA,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KASP)技术进行SPARC 5个基因多态性分型检测。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了 5个候选的SPARC tagSNP。我们在单一 tagSNP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相关性分析中,没有发现SPARC单一 tagSNP或者单体型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相关。2、在单一 tagSNP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携带SPARC rs1054204 GC杂合型或携带SPARC rs3549 GC杂合型的冠心病患者更容易合并发生糖尿病,发病风险是携带野生型个体的3.10和3.86倍(P=0.048和 0.029)。3、在由SPARC 5个tagSNPs构成的单体型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发病风险相关性分析中,发现同时携带rs1054204 C和rs3549 C变异型等位基因型的CCTAC单体型个体合并发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升高,为未携带个体的10.56倍(P=3.34×10-4),发病风险高于携带单个rs1054204 C或rs3549C变异型等位基因型的个体。4、在对冠心病临床严重程度的分析中,发现rs1054204、rs3210714、rs3549变异与介入血管数正相关(P值均小于0.05),提示携带rs1054204、rs3210714、rs3549变异型等位基因型数目越多的冠心病患者,受累冠状动脉血管数越多,更容易发展为严重性心脏疾病。结论:携带SPARC rs1054204 GC、rs3549 GC杂合型或CCTAC单体型的冠心病个体合并发生糖尿病风险显著增高;同时rs1054204、rs3210714、rs3549变异等位基因型数目与受累的冠状动脉数目成正相关,更容易发展为严重性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