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问题,是农村新形势下的热点问题,抵押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个重要形式。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的规定,只有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方式取得“四荒地”等承包经营权才能设立抵押,家庭承包经营权不得抵押。然而,随着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式下发展农村规模经济的要求和农民融资贷款的矛盾使得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以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分析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现状,从各方面剖析家庭方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困惑和现实障碍,并就如何打造一个法律和制度环境使家庭方式取得的承包经营权抵押变为现实提出了相关的立法和制度建议,为加快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三部分,约2万字。第一部分是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概述:简要阐述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相关理论和现行立法状况,通过对反对和支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两方意见的分析,以及对现行立法介绍,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必要性进行了研究,作者提出,放开家庭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今后农村发展趋势,提出文章探讨的重点放在如何打造一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法律和制度环境。第二部分是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现状及法律困惑:介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在现实中的尴尬境遇,笔者提出,如果不引入市场经济理念,不解决农民种地不赚钱的问题,没有具体的金融执行机构,没有国家的政策支持和扶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在探寻了立法背后的困惑后提出,要想放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另一个关键在于立法上如何解决金融机构抵押权的实现问题。第三部分是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立法及制度建议:本章作者针对前一章节提到的问题提出应当抓住制约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关键因素,在农业领域引入市场经济理念,细分农业用途实施财政补贴,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完整物权性质,明确金融机构抵押处置权,支持金融机构,拓宽金融服务平台和渠道,完善包括土地登记制度,土地评估制度,土地纠纷处理机制等相关配套制度,建立农村社保体系。最后总结了全文,笔者认为目前,对怎样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金融贷款平台,怎样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怎样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估价制度各省市都在进行着自已的探索。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这种探索显得更加紧迫。只有建立好制度,才能真正实现维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平等协商、自愿、有偿”原则,真正实现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