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莫格湿地生态完整性变化与景观动态研究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yuleq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莫格湿地地处吉林西部,对该区域防治沙化、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使得莫莫格湿地面积萎缩,盐渍化加重。本文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莫莫格湿地为研究对象,以莫莫格湿地的生态完整性分析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此提出莫莫格湿地的保护对策。通过对莫莫格湿地景观生态体系结构动态变化的分析,各年份湿地的景观比例平均值高达51.81%,为各景观类型中最大,密度仅为13.58%,连通程度好,在样方出现频率平均值为79.63%,湿地景观符合模地的判定标准,是本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导因素。但在研究时间段内,湿地景观的优势度值由57.3%减少为50.2%,密度由9.3%增加到19.2%、频率由82.8%减少为66.8%,说明湿地景观的模地地位在降低。通过对莫莫格湿地景观生态体系稳定性动态变化的分析,四个时相湿地景观多样性H的平均值等于1.1506,与H max相比,占H max的82.78%,可以认为莫莫格保护区的湿地景观多样性程度较高,该生态体系具有较强的阻抗干扰的能力。同时,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由1.09逐年升高到1.27的趋势说明湿地景观内部的景观类型优势度差异在缩小,湿地斑块破碎化程度加剧。1999年的生态完整性综合指数最大,说明该年份莫莫格湿地的生态完整性较好,1999年以来莫莫格湿地的生态完整性恶化。通过对莫莫格湿地的景观格局动态分析发现:面积变化最为剧烈的是湖泊景观(6218.3~41324.4hm2);耕地景观的总面积变化不大,斑块数目从54增加到81,破碎化程度加剧;沼泽景观1999年以来破碎化程度增大;盐碱地景观斑块数目由67减少为48,破碎度变小,有发展成大片的趋势。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各景观类型所占比例差异减小。莫莫格湿地的生态完整性和景观格局总体趋于恶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相互夹杂、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自然因素为湿地的退化提供了内在的原因,而人为因素则加速了这种变化,即人为影响叠加在自然因素之上,对湿地的退化产生放大作用。为缓解莫莫格湿地生态环境的压力,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减缓湿地功能退化,本文提出景观生态完整性保护对策。水是湿地生态建设中重要的制约因素,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莫莫格湿地生态建设的前提条件,采取科学规划和相应的有效措施,确定莫莫格湿地生态需水量,开发利用嫩江、洮儿河、二龙涛河、呼尔达河等江河水作为湿地生态建设的主要水资源;适当管理,实施封禁和保护,依靠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恢复湿地自然植被,实现生态的改善和协调发展;油田开发活动对湿地质量的下降有着直接的贡献,因而加强油田管理,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尤显重要。
其他文献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并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成功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对计算机掌握的
SD卡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移动存储介质,在手机,数码相机,MP3播放器和数码射相机等领域得到大量应用,在移动存储领域占领了30%以上的份额,所有存储卡中占有率最高,而且也是增长
目前,我国最高司法机关联合制订的规章中认为,社区矫正(communitycorrection,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是与监禁矫正相对应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非监禁刑适用条件的罪犯置于
氯化胆碱属维生素B族类药物,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添加剂,主要应用于饲料和医药工业。氯化胆碱的合成方法主要有两种:环氧乙烷法和氯乙醇法。由于氯化胆碱自催化法省去了环氧乙烷原
钢琴伴奏课程作为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学科,但是事实证明其重要性往往被学生乃至高校所忽视,其教学效果也是差强人意,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剖析和研究,以期改善高师钢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管理改革的目标之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运行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2003年的“非典”事件更加促进了人们对于政府的服务角色
从1954年至今,新疆兵团已走过60年风雨历程,由兵团作协主席丰收所著40万字的纪实文学《西长城一新疆兵团一甲子》全景式再现了这段壮丽历史。10月16日,该作品的出版座谈会在北京
对医学研究型论文题名中常见的三要素应用不当进行分析,指出缺要素、要素修饰不足和修饰过度是医学论文题名中三要素应用不当常见原因。为使题名做到明确,常用的方法是通过文
本文采用电化学测试、模拟闭塞电池恒电流法及扫描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了应用在石化系统污水回用体系管道中的304不锈钢在含有氯离子的模拟高硬度碱度和低硬度碱度工业循环水
学生学习的目的不在于求知,而在于致用,也就是实践。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学习的重要手段。但生物实验一直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