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诗意化文化休闲空间的构建与来访者地方依恋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liaoquan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全球文化与地方文化在都市中进行着激烈的碰撞与融合。身份的转变、价值观的多元化、社会组织复杂化趋势的趋强,让都市人易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归,个体的精神文化需求、身份地位、个性表达等自我价值需求急需得到满足。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逃避日常生活“规训”的异质空间——文化休闲空间的价值日益凸显。伴随着新文化地理学的不断发展和空间权力微观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个体主体性的充分实现和合理安放成为后现代社会的焦点问题。主题书店,作为独具特色的都市文化休闲空间,主体性和空间性在其间盘根交错,分析其空间生产过程并理清二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本文选取先锋书店的分店——永丰诗舍为案例地,运用空间生产理论,探索文化休闲空间的生产过程,深入剖析各个主体在空间建构中的相互作用。本文应用文献整理、质性研究与计量统计等方法,对文化休闲空间的表征空间的建构过程、地方依恋的形成机理及空间生产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为促进永丰诗舍的空间生产提出建议。文化休闲空间的空间生产理论模型分为三个维度:空间实践(包括抽象空间的实践与活动空间的实践)、空间表征、再现空间。政府和经营者对空间的控制与来访者的内化与反抗贯穿于整个空间生产过程。永丰诗舍的空间生产过程三个主体共同进行空间实践;经营者通过外围环境、内部景观符号、官方话语、虚拟景观与人文活动等进行空间表征。基于来访者的地方依恋,加上活动目的的影响,再现空间被塑造。本文更关注来访者在再现空间建构中的作用。从后现代主义视角,运用地方依恋理论,从两个方面,六个维度分析来访者对永丰诗舍地方依恋的形成机理,并结合来访者的属性与活动目的,探讨不同来访者对永丰诗舍表征空间的主体性再现行为的区别。再现空间的建构过程反映了来访者对永丰诗舍空间的内化与反抗,也反映了对日常生活对文化异质空间的反抗。对于个人来说,文化休闲空间的生产为其提供了放松自我,进行人际交往的空间,创造了个人实现自我价值、安放个体主体性、躲避日常生活规训的文化异质空间;对于社会来说,文化休闲空间的生产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同时,文化休闲空间亦可以增添都市文化氛围、推动都市文化活动的发展、带动都市休闲旅游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针对现有高精确度开关磁阻电机磁链解析模型在转矩计算时过于复杂的问题,根据由磁链与转子位置曲线的对称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函数的新型开关磁阻电机磁链解析模型。模型中
分析了原州区退耕和禁牧前后近10a畜牧业的发展情况和农民收益及牧业收入情况。对比发现,畜牧业收入的增幅高于农民纯收入的增幅,原州区畜牧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在
随着国家的发展,经济、文化、政策等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标志,并且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必须重视的部分,如今越来越多国家开始关注软实力的建设。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有
迄今为止,有关地名的研究只局限于地理学、历史学、民俗学、人类文化学等领域。如今,应该以语言学的视角来积极研究地名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因为地名是用语言的形式表示的符
对北京密云水库库西油松人工林的林冠截留、穿透降水和树干茎流的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单次降雨过程中的林冠截留量与林外降水量呈幂函数关系,而穿透雨量和树干茎流量跟林外降水
目的:观察络脉叩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Ⅰ组)、基础治疗加体针组(Ⅱ组)、基础治疗加络脉叩刺组(Ⅲ组)3组.结
侵蚀和再沉积过程可导致土壤碳库在空间上重新分布,但至今对这一过程中不同碳库的迁移和再分布特点还了解不多。在浙江省亚热带地区选择了由严重侵蚀区—轻微侵蚀区—坡脚堆积区—坡底堆积区组成的侵蚀—沉积系列连续地形,分别采集了4个代表性土壤剖面,研究了不同地形部位土壤碳库的分异特征,探讨了侵蚀—再沉积过程中各种碳库的转归。结果表明,土壤有机总碳及各组分碳均是:严重侵蚀区<轻微侵蚀区<坡脚堆积区<坡底堆积区。
利用1986-2002年陇东地区耕地统计资料,对该区耕地资源利用与变化的基本特征、耕地数量变化的基本过程、空间差异、耕地流向以及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结果
上虞夏盖湖,唐代长庆年间由当地乡民创设。以湖域面积而言,曾经是宁绍平原地区仅次于鉴湖的第二大水利工程。该湖周长105里,灌溉周边田地1300顷,为当地的农田水利事业作出了重要
“三门湾,金银滩。”作为浙江省“三湾一港”中重要一湾,三门湾连接着杭州湾产业带与温台沿海产业带,是一块发展潜力无限的“处女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