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中政府职能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在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的同时,农业面源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农业发展方式的反思,国内开始探求一种既能吃得放心又有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下文统一简称CSA)应运而生,它以“有机食物、低碳消耗、生态环保”为直接目的,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信任支持”为核心价值,以“城乡互助,永续农业、绿色生活”为发展愿景,是对农业多功能价值的深度挖掘,符合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而在全国各地掀起探索发展CSA的热潮。苏州在国内大环境影响下以及市民对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出现了CSA的萌芽,并且展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CSA是具有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的多功能农业,苏州发展CSA不仅有助于推进苏州生态文明建设,而且有助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帮助提升苏州农业经济功能的同时,发挥农业生态、文化和社会功能,保护苏州“鱼米之乡”美誉。但目前苏州CSA发展阻碍重重,政府有效履行职能促进CSA发展具有必要性。本文以苏州为例,研究政府如何有效履行职能,推动CSA的发展。围绕这个研究目的,在对国内外相关资料收集梳理和苏州CSA调研数据整理的基础上,对苏州发展CSA的进行必要性、现状及SWOT分析,研究苏州政府在发展CSA中的履行职能的必要性、职能缺位的表现以及原因。然后,依据市场失灵理论和政府失灵理论、政府角色理论、治理理论、波特钻石模型理论,认为苏州政府在发展CSA中处于主导地位,在推动CSA发展时应以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指导原则,体现引导者、服务者、监督者、宏观调控者角色,履行统筹规划职能、宣传引导职能、政策扶持职能、服务保障职能、监督规范职能和组织协调职能,最终建立完善苏州CSA发展的市场运作机制。
其他文献
城镇化是当前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农村人口向新型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同时也是国家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进入全
工业社会之前,"生态"不构成"文明"的形态,它只是一种"原生态"。科学技术、全球化、市场之所以与生态危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因为它们脱离了"人民性"。不应该简单地否定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