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声波团聚——微观动力学特性可视化和宏观效果实验研究及模拟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bl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燃煤产生的可吸入颗粒物是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这些颗粒物粒径小、数目多、富集多种有害物质,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目前常规的除尘设备,如静电除尘器和旋风分离器对其清除效率都很低。声波团聚对于细颗粒的清除是一种有效和可行的方法,通过外加声波的作用细颗粒会发生碰撞团聚长大,在很短的时间内,颗粒的分布将发生从小尺寸向大尺寸方向的演变,团聚后产生的细颗粒团聚物的平均粒径会增大,细颗粒的数目浓度会减少,这样就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常规的除尘设备将其从尾部烟气中清除,从而达到控制细颗粒排放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平面驻波声场的理论分析,自行设计并建立了外加驻波型声场条件下的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微观动力学特性研究和声波团聚宏观效果特性研究两套实验平台,通过实验和模型计算在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研究了细颗粒动力学特性以及整体清除的效果。 在微观实验平台上,通过对细颗粒的受力理论分析研究了细颗粒在驻波声场中的运动特性及规律;针对可吸入颗粒物粒径很小的特点,采用高速显微摄像技术成功地拍摄到了声波场中细颗粒夹带和迁移的运动过程,在微观尺度上实验验证了颗粒夹带迁移理论的正确性,在声场夹带的基础上提出了声波场中细颗粒夹带和迁移运动共存理论,采用量级分析和实验对照方法,证实了引起细颗粒在声场中运动的主要受力为粘性力。建立了驻波场中颗粒受力运动模型,数值计算的结果表明:粘性力作用使细颗粒产生夹带和迁移,细颗粒在驻波声场中会同时产生沉降、夹带和迁移运动,并且在速度的波腹处细颗粒夹带振幅最大,在波节处为零,在速度波节和波腹处细颗粒的迁移速度为零,在两者中间位置处迁移速度最大,细颗粒迁移的方向总是指向最近的驻波速度波节点位置。在微观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颗粒夹带和沉降运动独立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细颗粒粒径测量方法,求得微米级飞灰颗粒的动力学直径。宏观实验平台主要以工业控制和清除细颗粒应用为目标,建立声波团聚的气溶胶通用动力学方程,研究了燃煤可吸入颗粒物在高强度声波场作用下,声波强度、停留时间、细颗粒初始浓度以及声波频率对于声波团聚前后颗粒粒径分布变化的影响和基本规律,并进行了数值计算,将数值解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较好。实验和数值结果表明:对于可吸入颗粒物,提高声波强度、延长声场停留时间、增加初始颗粒浓度均有利于颗粒的团聚,发现频率增加有利于小颗粒的团聚,但是对整体清除效果则存在一个最佳频率。在研究总体清除效果的同时,还首次研究了不同分级粒径的清除效果,并通过数值算法对声波团聚参数影响进行了更深入的模拟预测。
其他文献
黄瓜叶色黄化突变体是黄瓜叶色突变体中的一种,它在黄瓜的光合作用、叶绿素的合成代谢途径、叶绿体的遗传分化与发育等一系列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作为标记性状应用
在化学工业和核工业中,大量存在着管子与压力容器筒体与封头、管子与管子之间的斜接结构。在生产运行过程中,除承受内部流体压力载荷外,由于地震、流体压力的波动、流体温度的变
铁吾水电站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其2#机组为HL220-WJ-71水轮机。由于已经运行了20来年,机组设备在性能和结构方面都已陈旧、事故增多、检修频繁。长期运行已
本文采用紫外、激光诱变与原生质体育种技术相结合,选育出白灵菇速生高产多糖的、适宜液体发酵生产的新菌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性能良好的出发菌株是获得高产量代谢产物
纸质食品包装具有成本低、透气性好、耐磨损、便于携带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但在纸质食品包装的制作过程中,会通过原材料和油墨等途径附带大量重金属,从而引发食品安全性问题。重金属的摄入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监控的严格,采用合适的方法去除纸质食品包装里的重金属也应受到重视。分子印迹技术的发展,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磁性纳米材料与分子印迹技术相结合所制备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主要根据流体动力润滑理论,从转子轴承系统的数学模型出发,介绍滑动轴承的运动状态以及油膜产生动力润滑的原理,给出Reynolds方程的假设条件及其推导过程,并介绍了有关文
学位
由于γ-亚麻酸显著的生理功能和广泛的应用性使得发酵法生产γ-亚麻酸的研究成为一个较为热门的课题。国外现己工业化生产且开发出了一系列含有γ-亚麻酸的医药及功能性食品,
前段时间有较长的晴朗天气,霜降后本是秋叶凋落、萧杀凄凉的季节,可一段时间还是阳光灿烂,气温直到30多度,不减夏热,菜地里一片绿油油。10底,小雨连着中雨,气温直降10多度,菜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11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