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环境下晚报副刊变革及其发展趋势研究——以《齐鲁晚报·青未了》为例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enr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的传媒市场赖以生存的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报纸不仅要面对同行业间的竞争,还要面对来自电视、广播、网络等异质媒体的竞争。这场竞争中,报纸新闻要与异质媒体比速度,与同质媒体比质量,报纸的新闻板块面临的竞争压力空前增大;专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博,由于报纸的发行时间限制和容量限制,在与网络等新媒体竞争时,也会处于劣势;而专刊与同质媒体相比,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此刻,副刊作为新的竞争平台,可以为报纸在竞争中获胜提供一份希望。报纸副刊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参与媒介竞争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报纸副刊的发展还需要与本刊内的新闻版面和服务性专刊版面竞争,有些报纸急功近利,不断增加后两者的版面数量,压缩甚至取消副刊版面。在我国的报业市场中,晚报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副刊也是它们的传统存在。从晚报的发展来看,这样更能直观的展现副刊的发展史。进入新的媒介环境后,副刊的变革与发展,在晚报的版面内体现的更加明显。在此背景和条件下,本文以新媒介环境下的晚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进行个案分析,探讨晚报副刊在新媒介环境下面临的问题,并进而提出晚报副刊发展的应对之策。  本文正文主要分为四章。第一章是绪论,常规性地论述了国内研究现状、研究意义,以及本文特别要明晰的概念。第二章涉及新媒介环境和晚报副刊发展两部分,该部分首先论述晚报副刊及其发展史,其次分析新媒介环境及其对晚报副刊发展的影响。但三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是对《齐鲁晚报·青未了》副刊展开个案分析,探究新媒介环境下“青未了”副刊的生存现状、面临问题及发展趋势;然后围绕“青未了”副刊的发展状况,探讨其带给晚报副刊的启示,并对晚报副刊的发展前景加以瞻望。第四章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主要是探讨晚报副刊如何应付新媒介环境下的发展难题。本论文希望通过对这一论题的研究,能够清晰地展示晚报副刊在新媒介环境下面临的问题及做出的变革,并进一步研究晚报副刊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晚报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其他文献
在当今中国,大众媒体无所不在的触角己延伸至东南西北各个角落,以致“媒介素养”一词成为我国传播界和教育学界出现频率较高的热门词汇。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媒介素养的研究呈现出
按照欧阳宏生先生的《纪录片概论》中对中国纪录片的分期方法,从1997至今为中国纪录片创作的拓展期。张以庆则属于我国纪录片拓展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编导。①在我国当代纪录片
良好的国家形象己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旗帜,成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总是制
在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中,英文报纸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日报》在其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家全国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为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做出了较大
政府新闻发布作为一种政府传播活动,遵循了新闻学和传播学的一般规律。作为政府行为,它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和政治参与权的重要举措。随着媒介技术的迅速发展,政府如何更好地利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