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台市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扮演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的角色,其海洋产业布局合理性是影响烟台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产业进行合理布局能够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产业运行效率,从而很好地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然而烟台市海洋产业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要素配置欠合理,无法充分利用经济要素、资源要素、人口要素,实现资源环境承载力限制下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已有理论及研究基础上,以烟台市资源环境现状作为海洋产业布局的约束条件,将资源环境承载力作为衡量烟台市海洋产业布局合理性的标准,以烟台市各个区县为研究视角,在分析烟台市海洋产业布局对各个区县资源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提出海洋产业优化布局的对策建议。全文研究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概述了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方法及安排,文章的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介绍资源环境承载力及海洋产业等相关概念,以及本文中用到的主要理论,包括产业布局理论、区域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海洋产业布局及结构优化是整个经济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因此海洋产业布局及结构优化理论以产业布局与结构优化理论为基础。此外本部分还对国内外已有研究进行的回顾与评析,共同作为第三部分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这一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第三章主要实证分析了烟台市各个区县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通过建立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的指标体系找出对烟台各县市区海洋产业发展限制最大的短板,是经济因素、资源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人口因素四个方面的一个还是几个的综合作用结果,以它作为反映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指导海洋产业布局。总起来看经济的发展都是受四个因素的综合作用,单独的一个或者是几个因素的突出贡献是布局当前及以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重点考虑对象。第四章则主要分析了烟台市三次海洋产业布局的现状,并按照海洋三次产业对海洋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优化,本文并没有表述全部的海洋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方案,仅仅选取海洋第一产业,渔业,海洋第二产业中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和海洋化工业,海洋第三产业选取海洋运输物流业、海洋文化旅游业、海洋高新技术和科研产业以及海洋保护产业,选取这几个产业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数据及资料相比其他产业的来源更加准确,另一方面是根据第三章的计算得到的烟台市各地市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结果来看,烟台市大部分地区适宜发展海洋第三产业,以达到海洋资源环境的保护与修复的目的;第四部分:这一部分为全文的总结与对策建议,旨在对烟台市海洋产业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克服盲目性,避免重复性建设,建设有烟台市地方特色的海洋产业空间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