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角下的名人微博骂战解析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dieche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张力极强的媒介,短短几年人气飙升一跃成为近年来最引人关注的媒介现象。名人们在认清形势后纷纷开通微博,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名人微博的判断标准一般包括其微博的社会关注度、影响力和权威性。名人们在微博上与粉丝们分享心情、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有些名人在微博中却语出惊人掀起各种骂战。本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名人微博骂战却受到网友、媒体、大众的广泛关注和参与,在网络及现实社会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主要是因为名人在微博骂战中具备“议程设置”的功能,为微博骂战选好具有爆点的议题;名人作为其粉丝圈的“舆论领袖”,引导着骂战发展的方向;名人和粉丝在参与微博骂战中得到各种满足;在网络环境中存在“沉默的大多数”,使得微博骂战一方的意见得以强势发展。鉴于此,名人微博骂战给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建设带来了很多挑战。名人微博骂战中充斥着语言暴力,这会损害名人自身形象,压制平民话语权、挥霍公共发声平台,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此外名人微博骂战传播着社会负能量,不利于网络文化建设,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因此,为尽量避免名人微博骂战的不良影响,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名人在网络环境中应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自律个人微博言行。公众应理性看待名人微博,认清名人微博骂战的炒作动机。网站应做好微博内容的把关工作,加强微博的实名管理。政府应该健全网络法律,规范网络道德。传统媒体则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传统媒体公信力,并努力提升网民媒介素养等,从而致力构建一个健康、和谐、绿色的网络文化环境。
其他文献
期刊
中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正在向前发展,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对我国传媒业的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和爱奇艺的《奇葩说》先后为这种借鉴提供了成功
微博的兴起,对信息的传播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议题传播与扩散的方式也因此发生了改变。议题传散的时间架构是描述议题传散情况,呈现议题传播动态过程的一个重要概念。本文
基于氧气A吸收带的被动测距技术已成为单站被动测距领域最具活力的研究课题之一,但是由于氧气吸收饱和区的存在,限制了被动测距的最大可达范围。采用具有1 cm–1分辨率的Mod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