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文化等联系越发紧密,助力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然而,逆全球化浪潮盛行,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叠加人民币不断升值,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受阻,传统产业面临生存威胁。面对危机,唯有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作为研发活动资金来源,政府研发投入对国内经济转型、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2004-2015的省级面板数据,探究政府研发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探讨政府研发投入是否通过技术创新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研究结构表明:政府研发投入能够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而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相关,政府研发投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技术创新传导。为了验证是否存在中介效应的可能性,本文首先通过理论分析政府研发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当前我国高技术产业不高,掌握的核心技术较少,大量的核心技术产品需要依靠进口。然而各国保护主义意识不断增强,高技术产品出口受到了西方国家的限制,高技术产品往往会出现买而不得的尴尬局面。因此,我国政府部门形成了对高技术产业、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偏好。高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技术程度比一般产业技术程度要高,在产业链中被分解,与各产业融合,促进整体工业技术水平,同时高技术产业会与传统产业结合,提高传统产业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活动是一项长期的高风险活动,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政府研发投入分散了技术创新风险,提高社会技术创新积极性,再根据索罗模型推出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相关,政府研发投入作用一点就可以引起链条反应,因此提出政府研发投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技术创新传导。根据理论分析,建立基准回归方程和中介效应方程,采用固定效应法进行回归。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政府研发投入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政府研发投入能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显著。根据实证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政府须重视政府研发投入,为了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政府部门必须要重视财政研发支出的方向,确保产业发展的方向恰当合理;第二,政府研发扶持资金进入企业等社会机构后,须对研发资金用途进行监督,定期的关注企业等研发机构对的政府研发资金的使用途径,只有这样政府研发投入才能真正调动社会研发的积极性,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劳动生产率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文章的理论基础可知,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的动力;第三,增强社会机构自身实力,促进技术创新。政府研发投入为技术创新活动提供资金,但是社会机构直接从事创新活动,自身实力对技术创新具有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