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哲学底蕴——马克思自然观及其现实意义的几点思考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ii0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是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极其紧迫而严重的问题。这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从哲学的层面上寻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理论根据和理论指导。因此,马克思自然观的一系列问题就成了当前哲学研究中的“热点”,其中许多极有价值的思想值得我们去研究。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难题,论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蕴涵。接着,在大量文本的基础上,笔者对马克思哲学思想中的“人化自然观”思想进行了发掘和研究,论证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探索了马克思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此同时,还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中国“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研究和评价,以此作为对马克思自然观的有益补充。最后,结合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详细论证了马克思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作用。 总之,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中,关于人与自然的思想是具有前瞻性的,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这些思想对启发当代人解决生态危机的思路,对我们理性思考生态文明的蕴涵,对我们建设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并把握其发展之趋向,是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
其他文献
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表现为信息量的竞争,新闻快、新、活的竞争,同时也表现为思想性和深刻性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着眼于理性思考的深度新闻报道是报纸的优势,
最近三、四十年,心灵哲学研究领域爆发了并正在进行着一场所谓的“本体论变革”。卡拉瑟斯也是这场变革中的一员主将,倍受哲学家的关注。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一问题有
在摩擦运动中保护钢丝绳的托辊,主动力源于绳辊间的摩擦力。对其保护性能的影响不仅有所处环境和提升物理过程因素,而且还有托辊自身的布局结构中的诸多因素。托辊有自身的运动
一、追求独特主流视角成就影响力眼下,党报社会新闻报道成为党报与都市报竞争的重要一环。受定位、版面数量等因素的影响,在党报的各类新闻中,社会新闻一般被认为是以“软”
在新形势下,能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社会各个领域行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节约能源资源已经引起了社会各领域人士的高度重视.但是,从我国
《整体与无限》在勒维纳斯哲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是在这本书中,勒维纳斯第一次明确挑战西方的存在论传统,提出了自己超越的伦理学。而在《整体与无限》中,脸无疑具有重要的意
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国家社会发展管理的一项重大事业,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工业、县域经济管理建设是国家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统筹调控和保护的监控、管理与评估的重要途径.基于
本文在科学哲学视域下考察了科学仪器哲学的发展历程。理论优位下的科学哲学和新实验主义对科学仪器的研究都属于非自发性的研究。前者附属于对科学理论的研究,后者服务于对科
《每日译报》的前身是《译报》。《译报》于1937年12月9日创刊,由夏衍主持。当时上海已经沦陷,所有的中文报纸,除汉奸的《新申报》外都被停刊。为突破日伪的新闻封锁,方便报
海洋新闻,顾名思义就是与海洋有关的新闻。首先它是新闻,再限定是与海洋有关联的,即新近发生的、与海洋有一定关系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表述的海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