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再生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在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参与其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它与神经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促进神经细胞增殖、分化、趋化和预防程序性死亡。PDGF,尤其是PDGF-B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有广泛的表达,与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的疾病发生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PDGF-B在中枢神经损伤后对神经修复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了改制Ⅱ型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NYU)装置,根据NYU实验标准制备SD大鼠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不同时段PDGF-B表达的变化,观察PDGF-B表达的变化规律,探索对损伤脊髓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目的:探讨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在脊髓损伤后对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成年雌性Sprague-Daley(SD)大鼠,体质量180~220g(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8只,实验组40只。大鼠以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用改制Ⅱ型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y,NYU)装置,对暴露脊髓的T10节段进行撞击。分别于脊髓损伤后3、7、14、21、28d对实验组大鼠进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评分,检测大鼠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评判标准见附录1)。于术后1、3、7、14、28 d(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取脊髓T9~11节段,分别制作石蜡组织连续切片(n=5,片厚5μm)行HE染色和PDGF-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提取损伤段脊髓总RNA对PDGF-B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RT-PCR(n=3)。结果:脊髓损伤后1d,损伤脊髓节段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GF-B阳性细胞数在脊髓损伤后1d迅速减少(P<0.01),随后逐渐增多,7d后维持在一定的水平,14d后PDGF-B阳性细胞数增多,28d达到高峰(85.00±13.49),主要表达于坏死区增生的神经胶质细胞。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1d,PDGF-B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后开始升高,3d时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比P>0.05),随后略有下降。经统计分析,3,7与14 d三个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d时达到正常水平。结论:脊髓中度撞击伤后,PDGF-B参与神经损伤后的应激性反应,保护濒危神经元。随后通过刺激胶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参与了胶质细胞活化、增生的病理变化过程,刺激胶质细胞增殖,形成胶质瘢痕。另一方面,PDGF-B还可以与濒危神经元上的PDGF-B受体结合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说明脊髓受到损伤后可通过PDGF-B来营养和支持神经细胞。因此,急性脊髓损伤后,PDGF-B对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