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急性脊髓损伤后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的表达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fuen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的再生修复一直是神经科学领域的前沿课题。在脊髓损伤的病理过程中,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参与其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是由多种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它与神经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能促进神经细胞增殖、分化、趋化和预防程序性死亡。PDGF,尤其是PDGF-B及其受体在神经系统中有广泛的表达,与脑部肿瘤、脑血管疾病和脱髓鞘疾病等多种神经系统的疾病发生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了解PDGF-B在中枢神经损伤后对神经修复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了改制Ⅱ型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NYU)装置,根据NYU实验标准制备SD大鼠动物模型,用免疫组化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大鼠脊髓急性损伤后不同时段PDGF-B表达的变化,观察PDGF-B表达的变化规律,探索对损伤脊髓神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损伤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目的:探讨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B(PDGF-B)在脊髓损伤后对脊髓功能恢复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成年雌性Sprague-Daley(SD)大鼠,体质量180~220g(南方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4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8只,实验组40只。大鼠以戊巴比妥钠(30mg/kg)腹腔注射麻醉,用改制Ⅱ型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y,NYU)装置,对暴露脊髓的T10节段进行撞击。分别于脊髓损伤后3、7、14、21、28d对实验组大鼠进行BBB(Basso,Beattie,Bresnahan locomotor rating scale)评分,检测大鼠术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评判标准见附录1)。于术后1、3、7、14、28 d(每个时间点8只大鼠)取脊髓T9~11节段,分别制作石蜡组织连续切片(n=5,片厚5μm)行HE染色和PDGF-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同时提取损伤段脊髓总RNA对PDGF-B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RT-PCR(n=3)。结果:脊髓损伤后1d,损伤脊髓节段神经元存活率显著下降。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GF-B阳性细胞数在脊髓损伤后1d迅速减少(P<0.01),随后逐渐增多,7d后维持在一定的水平,14d后PDGF-B阳性细胞数增多,28d达到高峰(85.00±13.49),主要表达于坏死区增生的神经胶质细胞。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脊髓损伤后1d,PDGF-B的mR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后开始升高,3d时接近正常水平(与正常比P>0.05),随后略有下降。经统计分析,3,7与14 d三个时间点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8d时达到正常水平。结论:脊髓中度撞击伤后,PDGF-B参与神经损伤后的应激性反应,保护濒危神经元。随后通过刺激胶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参与了胶质细胞活化、增生的病理变化过程,刺激胶质细胞增殖,形成胶质瘢痕。另一方面,PDGF-B还可以与濒危神经元上的PDGF-B受体结合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说明脊髓受到损伤后可通过PDGF-B来营养和支持神经细胞。因此,急性脊髓损伤后,PDGF-B对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有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羊口疮病毒(ORFV),也称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为痘病毒科脊索动物痘病毒亚科副痘病毒属中的成员,是世界各地绵羊和山羊的常见病原体。ORFV可通过多种不同的策略来影响免疫细
目的主动脉瘤的发病是一个多因素的复杂过程,是遗传、生化、免疫、炎症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中重要的一员具
目的探究PI3K/Akt信号通路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对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longa改良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7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
目的: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因此老年病人的手术逐年递增,由于老年人各个脏器的退行性改变,麻醉风险也随之增加。本实验通过比较全凭静脉靶控输注麻醉
目的研究自体软骨细胞(Chondrocytes)复合小肠黏膜下层(small intest inalsubmuco sa,SIS)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1.取兔膝关节表面软骨,采用单一Ⅱ型胶原酶一次
职称评审制度在我国已经运行很长的一段时间,这项制度之所以经久不衰,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可以有效激发企业中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工作人
目的评价微创刨吸术(TriVex系统)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8月我院收治的30例(39条患肢)临床资料。结果患肢切口平均4.71个,刨吸时间平均25min,出
目的通过螺旋CT测量所得的数据来分析二种前路经枢椎椎体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技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应用该技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40例寰枢椎(男20例,女20例)正常成人的螺
复习枢椎齿突的解剖特点、齿突骨折的损伤机制、临床分型、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相关文献。分析枢椎齿突的解剖特点和血供特点,齿突骨折的机理、临床表现及并发症。齿突骨折多由
本文通过对2005年~2008年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上海长海医院共139例下肢缺血性疾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和分析血管内介入疗法和外科手术在治疗该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