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大鼠脑梗死后脑水肿和梗死周围COX-2表达的动态观察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2697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近几十年来对脑梗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的预后比较差。由于脑梗死损伤的机制十分复杂,缺乏有效的干预手段。目前认为参与脑梗死损伤的分子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能量代谢障碍、细胞内钙超载、细胞凋亡、兴奋性氨基酸及自由基的毒性作用和一氧化氮介导的神经损伤等共同参与脑梗死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近年来许多研究认为COX-2(cyclooxygenase-2)与后者密切相关。脑梗死后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是导致神经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其中梗死后脑水肿是其中重要的病理变化之一。COX-2是催化花生四烯酸生成PGs和TXA2的关键酶,在急性脑梗死后继发神经元损伤和脑水肿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稳定的大鼠脑梗死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为学评分,测定脑梗死后脑组织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观察COX-2在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和动态表达,进而探讨COX-2在脑梗死后脑组织损伤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参照Longa等的线栓法制作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动物模型。假手术对照组不插线。在脑梗死后6 h、24 h、48h、72 h、7 d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包括Longa
其他文献
椎间盘退变是一系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根本病理基础,其结局往往是椎管狭窄、脊柱节段不稳、骨赘形成、腰腿痛、颈椎病、椎间盘突出及随之而来的神经根、脊髓受压等等,临床发病广
第一部分:TMEM25在癲痫脑组织中表达变化及对癲痫动物模型行为学影响  目的:检测在癫痫患者及动物模型脑组织中的TMEM25表达水平;观察TMEM25对PTZ慢性点燃模型和KA慢性癫痫
四川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我国其它地区有其相似性和特殊性。本文从四川某区的生态气候和植被区系特点出发,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了建设四川生态茶园的可行性和不同适宜类型.以及适
目的:探讨 20%高渗盐水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灭活作用及温度、时间效应关系,为临床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进行自体骨灭活再植保肢手术提供指导。 方法: 选取四肢及骨盆术前活检确诊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