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免疫炎症因子IL-1B、IL-1RN、TNF-A单核苷酸多态与新疆地区维、汉民族胃癌相关性及其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ncy123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癌(Gastric cancer)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位居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居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虽然随着诊断和治疗水平的提高,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在部分发达国家中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仍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预后很差,5年生存率仅为10%-19%。胃癌的发生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流行病学、遗传学和临床医学等研究发现了多个生物和社会因素可能会导致胃癌发生的危险性增加,但是有些危险因素在不同国家、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结果尚不一致;除与研究的样本量、不同人群的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外,还由于胃癌的发生具有地域分布和种族差异的特点。维吾尔族是新疆的主要少数民族,与汉族有着不同的遗传背景、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这都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了解同一地区不同民族胃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可为新疆不同民族胃癌的病因研究及一级预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胃癌的发生过程中,不同个体对环境暴露的反应存在易感性,而其中与免疫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遗传多态性可以部分解释不同个体感染H.pylori后胃粘膜炎症反应程度及其发展结局的差异,并由此将基因多态性、H.pylori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关系联系起来,因此倍受关注。IL-1B、IL-1RN和TNF-A三个基因均为与免疫炎症反应相关基因,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它们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具有种族和地区差异性。但在维吾尔族人群中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探讨先天免疫炎症因子基因变异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胃癌发生中的作用,识别维吾尔族和汉族胃癌不同易感基因群,探讨不同民族胃癌易感性差异机制;同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基因的遗传多态在胃癌预后中所起的作用,为胃癌的综合防治及个体化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7-2009年间新发的、由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原发性胃癌患者322例,其中维吾尔族93例,汉族229例。选择与病例无血缘关系、同民族、同性别、年龄相差±5岁、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487例作为对照人群,其中维吾尔族231例,汉族256例。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胃癌发病的环境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估算其人群归因危险度;2)以第一部分调查人群为基础,采用Snapshot技术进行IL-1B基因3个SNPs位点:rs1143630C>A、rs1143633A>G、rs3136558T>C; IL-1RN基因1个SNPs位点:rs315952C>T; TNF-A基因2个SNPs位点:rs1800629G>A、rs361525G>A基因分型,单体型构建采用SHEsis软件进行预测和分析;3)以第一部分调查人群为基础,选择其中随访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胃癌病例共计253例,其中维族73例,汉族180例。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胃癌预后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1)胃炎、胃溃疡、家族史、饮酒、缺少锻炼、进食速度快、喜食硬饭、经常吃油炸/火烤食品、H.pylori阳性为维吾尔族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经常饮茶、新鲜蔬菜摄入量>500g/日、经常吃洋葱、水果是保护因素,这13个因素的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78.07%;而在汉族人群中,胃溃疡、家族史、吸烟、喜食咸饭、H.pylori阳性为其发生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经常饮茶、经常喝牛奶、经常吃洋葱、水果为保护因素,这9个因素的综合人群归因危险度为64.79%。2)在维吾尔族人群中,IL-1B、IL-1RN和TNF-A基因各SNP位点不论是等位基因位点、基因型还是单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汉族人群中,IL-1B基因rs3136558位点CC+CT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X2=12.50,P=0.000),即携带C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降低(OR=0.51,95%CI:0.35-0.74)。TNF-A基因rs361525位点AA+GA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X2=4.56,P=0.03),即携带A等位基因者发生胃癌的风险增加(OR=2.41,95%CI:1.06-5.49)。其余基因不同位点基因型与胃癌之间未发现有关联。在汉族人群中,A-G-T单体型和C-G-C单体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0.20%和0.25%、0.03%和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0,P=0.03和X2=5.81,P=0.02),TNF-A基因A-A单体型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分布频率分别为0.92%和0.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3,P=0.01)。4)基因-基因之间的联合作用表明,在汉族人群中,同时携带IL-1B基因rs3136558 TT基因型与TNF-A rs361525GA+AA基因型的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同时携带IL-1B基因rs3136558 CT+CC基因型与TNF-A rs361525GG基因型的个体的3.36倍(95%CI:1.26-9.23),是同时携带IL-1B基因rs3136558 CT+CC基因型与TNF-A rs361525GG基因型的个体的1.90倍(95%CI.1.34-2.95)。5)H.pylori感染与基因之间的交互作用表明,在汉族人群中,H.pylori感染阳性,同时携带IL-1基因rs3136558 TT基因型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是H.pylori感染阴性并携带IL-1基因rs3136558 CT+CC基因型个体的2.25倍(95%CI:1.37-3.69)。H.pylori感染阳性并携带TNF-A rs361525GA+AA基因型个体、H.pylori感染阳性并携带TNF-A rs361525 GG基因型个体发生胃癌的危险性分别是H.pylori阴性同时携带TNF-A rs361525 GG基因型个体发生胃癌危险性的4.01倍(95%CI:1.50-10.85)和1.98倍(95%CI:1.36-2.88)。6)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对维吾尔族胃癌患者的预后有影响,可以作为判断维吾尔族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在汉族胃癌患者中,除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三个影响预后的因素外,TNF-A rs361525位点基因型也是影响汉族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即携带TNF-A rs361525 GA+AA基因型的胃癌患者不良预后的风险是GG基因型的患者的1.310倍(95%CI:1.009~2.641)。结论:1)维吾尔族和汉族胃癌发病危险因素存在一定差别,结果提示可根据不同的民族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2) IL-1B、TNF-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基因-基因之间及H.pylori感染-基因之间存在的交互作用与汉族胃癌发病风险相关,这种相关性具有民族差异。3) TNF-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对汉族胃癌预后有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在民族之间的表现不同。
其他文献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愈来愈制约着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代表了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作为具有完全可持续发展特征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正逐渐进入人类
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之一是缺少自己的品牌。在市场营销全球化,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钥匙。导入品牌战略是中小企业一种有效
近年来,知识产权正一步一步地迈入融资领域,伴随知识产权蕴含的资本价值逐步被人们所认知、所承认,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进入了金融机构的视野。若能挖掘知识产权的金融潜力,利用
直升机能够自主地垂直升降与空中定点悬停是其他飞行器所不能比拟的。军事方面:小型无人直升机一方面可用于低空侦察、电子对抗等,极大地提高作战能力。另一方面,它还可用于
随着电力部门的全面改造,变电站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和自动化是电力发展要求的必然趋势。变电站的无人值守、综合管理和安全管理是电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无人值守是电力工
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道路交通事故呈现出高发态势,这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什么在危险化学品的道路运输行业看似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看似
采用简单物理气相沉积法制备出取向和非取向的氧化锌纳米棒,他们的场致电子发射性能测量结果表明,ZnO纳米棒具有较好的场发射性能,但是高度取向的ZnO纳米棒阵列并不利于获得
概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及综合机械化采煤装备的特点,分析了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综合机械化在煤矿开采中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