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剧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在世界上享有了难以媲美的赞誉。然而同许多文化遗产一样,京剧也经历了发展的低谷,“京剧进学校”作为出现的新的传承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的意义。笔者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对“京剧进学校”课程政策进行研究。研究的思路可以概括为问题梳理——理论分析——实践探讨——理论反思几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笔者将对关于“京剧进学校”问题的争论进行梳理,进而将纷杂的争论观点整合到一条统一的线索中来,即关于“京剧进学校”这一课程政策的争论实际上是围绕教育平等的基本问题而展开;在第二部分中,笔者将从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教育平等入手,对“京剧进学校”所存的争议进行理论上的分析;在第三部分,为了进一步说明“京剧进学校”政策的问题,还必须到实际中了解所需的条件,因此笔者对一A小学进行了调查,从现实操作层面指出这一课程政策的问题,进而通过对于三级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第四部分,笔者将对以上三个部分所涉及的教育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提出教育内容选择的意义和原则、教育内容体系的统一和多元、对“唯学校论”反思基础上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调统一这三个层面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