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灾害多发的国家,每到汛期,中西部山区地质灾害都呈现出密集、群发性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行和山区公路的迅速发展,滑坡等地质灾害必将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威胁。相比西方国家的30年风险管理经验,我国的风险管理工作刚刚起步,至今尚无一套统一的风险评估技术标准。本文通过引入国际上通行的滑坡风险管理方法,参考国内已经开展的风险管理研究工作,开展太白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如下:①太白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析。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研究区地质灾害主要类型为滑坡、崩塌和泥石流,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特征,灾害的形成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影响,存在潜在致灾隐患。②太白县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选取地形地貌、岩性构造和人类工程活动三大类指标,进一步分为八项要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原理,计算得到各要素权重值。同时采用信息量法在ArcGIS平台上计算各要素不同等级的信息量值,将计算结果与权重值结合后,划分出高易发、中易发和低易发三个区域,最终生成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图。评价表明:太白县地质灾害高易发区主要沿公路、河谷分布,占全区面积的7.9%,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极大。中易发区占全区面积的45.3%,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低易发区面积占全区的46.8%,不易发生地质灾害。③太白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在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形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在ArcGIS平台上划分出研究区地质灾害高危险、中危险和低危险三个区域,完成太白县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地质灾害高危险区面积占全区的6.8%,主要沿公路、河谷分布,区内人类工程活动较多,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对环境改造强烈,且分布在年平均降雨量较高的地区,雨季时易发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公路及行人的安全。中危险区占全区面积的50.0%,区域为太白县人口主要分布区,年均降雨量较高,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低危险区面积占全区的43.2%,区内人口密度较低,且年平均降雨量仅为500-600mm,相对不易发生诱发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