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公平分配思想。虽然从中国古代儒家推崇的“大同”社会理想到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在实践中最终并没有获得成功,但它表明分配正义早已成为中国人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哥达纲领批判》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在批判拉萨尔机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阐述了分配正义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是贫富差距拉大等现实问题也日益突出,在此基础上研究《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正义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为三章对《哥达纲领批判》中的分配正义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探究。第一章从《哥达纲领批判》文本出发,首先分析了《哥达纲领批判》的写作背景,了解拉萨尔主义在德国两个工人阶级政党合并之后作为指导思想对工人阶级运动的危害性,明确此时马克思分配正义思想提出的必要性。其次是对拉萨尔在《哥达纲领》中的分配正义思想进行了一一批判。第一是对拉萨尔劳动决定论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了“劳动是一切财富和文化的源泉”以及“劳动所得属于社会一切成员”的错误之处,明确了生产资料所有权是问题的关键;第二是对“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进行批判,在消费资料分配到个人手中的时候其实经过了各项扣除,已经是“有折有扣”的了;第三是对拉萨尔的分配决定论进行批判,马克思通过阐述生产和分配之间的关系,指明了拉萨尔脱离社会生产关系只从分配层面寻求“公平”和“平等”的错误之处;第四是对拉萨尔所宣称的“铁的工资规律”进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本质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二章在第一章分析《哥达纲领批判》文本的基础上,概括总结了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内容。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思想的过程中明确了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分配的主体;马克思通过对未来社会分配制度的设想,指明了只有在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分配正义;作为共产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在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实现了分配正义;按需分配作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分配方式,是真正意义上的分配正义。第三章主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结合起来,通过挖掘马克思在这篇文本中阐发的分配正义理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从理论价值上来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的分配正义思想与非马克思主义的分配正义思想划清了界限,同时也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从实践价值上来说,指导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当中要注重发展生产,不断丰富社会物质财富,夯实分配正义实现的物质基础;注重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加强社会分配体制和法律法规对分配正义实现的保障和规范作用。
其他文献
针对煤矿传统主井串车提升方式存在缺陷,提出后卸式自动卸载器提升方案,实现了安全高效提升运输。
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大地震。这突如其来的天灾,造成汶川地区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集团党委的倡议下,全司广大干部职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
期刊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96年的峥嵘岁月里谱写的豪情万丈之精神史诗,也是中国近代史和世界工人阶级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精神财富。无论作为精神脊梁的红色精神还是作为精神支撑
吉林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在2002年引进技术对汽油车进行加装LPG燃料供给系统的改造,通过车内安装的切换开关可以方便的选择用LPG或汽油做燃料,实现双燃料的转换。到目前为止
根据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不同于以往研究中二元维度的分析,从网络结点能力、网络关系和认知、网络结构三个维度提出了影响战略联盟网络组织中知识转移绩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是大学入学选拔人才的一种方式。历经“恢复与发展”、“标准化改革探索期”、“改革深入期”和“综合测试的探索期”,到现今
在分析绿色街道产生背景及其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街道设计的要点,指出绿色街道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雨洪处理与净化系统的设计,自行车、公交、步行等慢行交通方式的组织,以
耕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耕地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关系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和
在“适者生存”的商海中,企业要想独占鳌头,离不开“见风使舵”地追逐商机,适应万千变化的环境。员工冷静应变的能力和较高的适应性绩效,成为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永动机。当前,在管理实践上,已有诸多企业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塑造和谐轻松、自由开放、充满乐趣的工作环境,以期帮助员工更好地适应组织文化、同事关系及工作内容,进而提升其绩效表现。自古以来,“寓教于乐”被验证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如今,“寓工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