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普遍认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主要是由大脑特异区域(包括隔膜)的β淀粉样蛋白(Aβ)的神经毒性蓄积所引起。Aβ由40-42个氨基酸肽段组成,是淀粉样前体蛋白(APP)的裂解产物。在AD病人大脑中,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是神经炎斑块的基本组成成分,并且含有Aβ碎片。星形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数量最多而且最重要的细胞,在修复大脑的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作用,星形胶质细胞功能的紊乱可促使神经退变和神经元突触的丧失。但是,星形胶质细胞与AD的确切关系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一系列体外实验探讨了Aβ1-42寡聚体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与活化作用的影响,为体内进一步了解Aβ1-42和星形胶质细胞在AD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提供理论基础,有利于进一步了解AD的发病机理。本研究取新生一天的ICR小鼠的脑,机械分离大脑皮层,进一步分离获得星形胶质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原代细胞大约3-5周成熟。传代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形态由原浆性向纤维性转变。通过免疫组化鉴定后,发现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纯度达到95%以上。传代后的星形胶质细胞纯度更高。在体外利用聚合后0.1μM、1μM、3μM、10μM、30μM的Aβ1-42寡聚体分别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3h、8h、16h、24h、48h。结果发现,Aβ1-42寡聚体能够使星形胶质细胞由原来的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向纤维性转变,同时随着Aβ1-42寡聚体浓度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存活率逐渐降低。根据细胞存活率结果,我们进一步选取不同浓度(0.1μM、1μM、3μM、10μM、30μM)的Aβ1-42寡聚体分别作用于星形胶质细胞,分别在8h和48h,用ELISA法检测了星形胶质细胞大脑衍生生长因子(BDNF)的分泌,通过RT-PCR法检测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炎性因子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状况。结果表明,随着Aβ1-42寡聚体浓度的升高(30μM)和作用时间的延长(48h),星形胶质细胞分泌的BDNF量增多;而GFAP和IL-1β的表达,也与Aβ的浓度具有依赖性,但与时间关系不大。同时本实验还探讨了抗Aβ1-42抗体A8(本实验室制备)对Aβ1-42寡聚体细胞毒性的中和作用,结果表明A8能够抑制Aβ1-42寡聚体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而且发现A8在一定时间上能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