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NO和乙烯处理对番茄采后品质及乙烯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hua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申冠油”鲜食番茄果实为研究材料,采用外源一氧化氮(NO)和乙烯处理不同成熟度番茄,分析番茄采后品质、乙烯释放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深入研究外源NO和乙烯对乙烯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揭示了NO和外源乙烯处理对番茄果实采后乙烯生理效应及调控信号转导的可能作用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NO处理抑制了绿熟期番茄果实采后硬度的下降、延缓了果实颜色转红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NO处理能更好的保持果实的品质。而乙烯处理则促进了果实品质的劣变。外源NO和乙烯处理也能延缓果实品质的下降,但处理效果低于单独的NO处理。表明NO处理较好的保持了果实品质,乙烯处理则促进了番茄果实的成熟衰老,外源NO和乙烯处理对绿熟期番茄,具有拮抗作用。粉红期果实的番茄,NO处理可以延缓了果实硬度的下降,但促进了果实转红和可溶性固形物增加。乙烯处理果硬度下降较快,果实易软烂,促进了果实颜色转红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加快了果实的成熟衰老。而NO与乙烯处理对果实品质影响不大。结果表明了NO负调控粉红期番茄果实品质的变化。(2)NO处理提高了绿熟期和粉红期番茄CAT、POD、SOD活性和绿熟期番茄中APX的活性,减少了绿熟期番茄中’MDA含量,延缓了果实可溶性糖的流失和衰老。但NO处理粉红期番茄果实中APX活性含量较低,MDA含量较大。(3)NO处理降低了绿熟期番茄果实的乙烯释放量、ACC含量、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而乙烯处理的番茄果实则相反,NO协同乙烯处理果的乙烯释放量、ACC含量、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低于单独的外源乙烯处理,高于NO处理,这种拮抗现象也延缓了绿熟期番茄果实的成熟衰老,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果实的品质。在粉红期番茄果实的贮藏过程中,NO诱导了乙烯释放率、ACC含量、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的活性的高峰提前出现,乙烯处理果乙烯释放量在贮藏前期较大,并促进了乙烯合成的相关酶活性,但NO处理不能抑制外源乙烯对果实的催熟作用,从而促使了果实快速成熟、加剧了果实品质的劣变。(4)NO处理抑制了绿熟果实中LeACS2、LeACS4、LeACO1和LeACO4基因表达量的增加,由于各个基因激活时期不同,果实中各基因表达水平也有一定差异,LeACO1基因的表达量远大于其他基因。而乙烯诱导了果实中LeACO1、LeACO4、LeACS2和LeACS4基因的表达水平。NO与外源乙烯处理中,NO处理抑制了外源乙烯对乙烯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但基因的表达量高于单独NO处理。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证明了NO对外源乙烯的拮抗作用。粉红期处理果中,NO处理对果实中LeACS2影响不明显,但促进了LeACS4、LeACO1和LeACO4基因的表达。而乙烯处理促使了各基因在贮藏前期大量表达。在二者共同处理中,NO诱导了外源乙烯对基因的表达,促进了乙烯含量的增加,导致了果实贮藏过程中快速成熟衰老。
其他文献
本文对氨基葡萄糖硫酸盐(GAS)的制备工艺及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为原料,分别采用直接酸解法、三乙胺法、离子交换法制备GAS。通过比较产品转化率,确定出
针对由于边远山区中小学的图书资源贫乏、学生兴趣不高、自主阅读能力弱这一现状,提出了几点可行性较强的做法。通过创造阅读条件,开展活动深化课外阅读及适当的指引指导等方
幽默的表述方式普遍应用于广告语篇中 ,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 ,对幽默广告语篇的生成 ,幽默广告的尺度和推导过程进行了分析 ,并指出了幽默现象存在于广告中的意义。
身份认证是信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身份认证方法大多以密码方式进行的,这种方式的弊端很多。以人的生物特征来进行身份认证的技术逐渐发展起来,并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
应用型研究生注重应用和实践教育,旨在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专门人才。实践是隐性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因此,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研究生与构建隐性知识的重要方式。应用型
本研究以定陵出土的丝绸文物和孔府旧藏文物为基础材料,又从收集的五十多份出土报告中找出与明代宫廷服饰图案相关的资料,并结合其他相关文物进行比对和分析。首先整理出明代
伴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在融资模式上,众筹融资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众筹融资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融资模式,其各个方面在中国还处在起步阶段。文章分类研究了不
<正>目的:克罗恩病累及上消化道被认为与疾病预后不良相关,且需要早期积极治疗。受诊断标准不统一和胃镜筛查差异性的影响,目前全球对于上消化道克罗恩病的临床特点认识分歧
会议
严寒地区的村镇发展面临绿色化转型迟滞、基础规划信息缺乏规范化收集与管理等问题,构建绿色镇村体系数据库系统有助于促进地区基础信息标准化、绿色发展引导内容的具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