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yy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证券市场融资功能得以恢复,中国证监会于2006年5月8日正式颁布了《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这标志着定向增发制度被正式引入中国。2006年5月,华联综超(600361)成为我国再融资重启后第一家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从此以后,定向增发因发行门槛较低、操作程序简便,成为我国上市公司主流的再融资手段,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采用,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成为广大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定向增发预案的公告和实施不仅影响着个股的走势,还影响整个证券市场的资源优化与资金配置,越来越多地受到证券监管部门与投资者的重视。很多学者对定向增发的制度、定价方式和增发公司的投资价值等方面作了分析和讨论。但是,对定向增发事件公告对股价造成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较少。另外,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基于不同目的、不同类型的定向增发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影响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股价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更充足的数据进行分类研究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搜集了2006年5月8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宣告并实施定向增发的569个案例数据,运用事件研究法,对定向增发股票预案公告期间股票价格的二级市场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定向增发概念股具有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然后,将定向增发案例按增发对象、认购方式和所处股市行情进行分类对比研究,发现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公告效应显著强于没有大股东参与的定向增发,而投资者对股东以何种方式认购增发股票以及公告增发预案时所处的股市行情并不敏感。针对上述实证结果,本文做出相关解释,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二级市场对定向增发这一发行方式的反应,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并向证券市场管理机构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促使定向增发成为更为有效的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
其他文献
<正>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国人精神为之一振,随之而来的道路选择问题成为党和人民思考的题中之义。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向世界明确表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中
世界语言测试理论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前科学语言测试或传统语言测试阶段、心理测量—结构主义语言测试或现代语言测试阶段、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测试或后现代语言
"南方谈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最终形成。"南方谈话"有力地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推进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公民个人层面概括价值要求与价值目标,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由核心价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与飞机运行和维护相关的数据资源来研究一套能及时察觉、分类并预报故障的飞机实时监控系统(Aircraft Real-Time Monitoring & Troubleshooting System,
当代美术的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学者和艺术家的共识,创作方面也基本形成了多元发展的艺术形态。缺乏具有前瞻性理论研究以及艺术创作类型的单一化,是我省美术发展的不足。在当
随迁老人的产生与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密切相关。随迁老人离开自己长期居住的乡村,随子女寄居于"陌生的"城市,其能否顺利地融入城市社会,事关个体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近十年来国外对图书馆定位的研究已经达到较为深入的层面,从环境出发进行图书馆服务定位,从管理出发进行图书馆员角色定位,从战略出发进行图书馆资源定位,从发展出发进行图书
本文在分析股东出资义务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公司股东违反出资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