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均匀幺正费米超流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阐述了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对幺正费米气体在超流相变附近的物理性质所进行的实验研究。依托一套全新的超冷锂镝原子实验装置,我们使用6Li原子制备出了密度均匀的幺正费米简并气体,并且改良了布拉格谱技术和可分辨动量的射频谱技术,从而对热力学性质、声波的传播与衰减、线性输运、谱函数、赝能隙等问题展开了更加深入的探索。与简谐势阱相比,盒型势阱的优势在于可以制备密度均匀的量子简并气体,而密度的均匀性则有利于对实验结果的解读以及对理论模型的检验。在搭建超冷锂镝原子实验室时,我们博采众长,融合并发展了诸多先进的超冷原子调控手段,最终成功地实现了具有世界顶尖水平的密度均匀费米简并气体制备技术。以此为基础,我们制备的幺正费米超流可以达到h×50 kHz的费米能(其中h是普朗克常数),温度控制精度优于0.01倍费米温度,密度的非均匀性小于2%,各项指标均位于国际前列。布拉格谱是超冷原子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手段。对于量子简并气体而言,传统的布拉格谱着眼于布拉格光向多体系统传递的总动量,实验结果不仅会受到布拉格光有限时长所导致的展宽作用,而且其信号强度正比于布拉格势场的波数,不利于开展对长波微扰与长波响应的研究。我们对布拉格谱技术进行了改良,通过原位地观测幺正费米超流的密度波动,从而在线性耗散二流体模型的基础上直接获得了密度-密度响应函数,并且从中提取出了第一声波与第二声波的声速与衰减率,从而得到了内能、熵等热力学函数以及比前人的测量结果更加精确的超流组分占比。不仅如此,我们还独立地获得了剪切黏度、容积黏度和热导率等线性输运参数,发现幺正费米超流的容积黏度几乎为零,并且剪切黏度和热导率都接近于量子力学所赋予的极限,分别是nh和nhkB/m,其中n是原子数密度,m是原子质量,h是约化普朗克常数,kB是玻尔兹曼常数。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幺正费米气体超流相变的临界温区宽度约为液氦超流的一百倍,这为日后深入研究临界输运现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分辨动量的射频谱可以揭示量子简并气体的微观属性,尤其是原子之间的配对。然而,在数百高斯磁场下,6Li原子基态中能量最低的三个塞曼能级两两之间都存在很宽的Feshbach共振,并且其磁场范围互相重叠。在射频谱实验中,无论选择其中哪两个态来制备幺正费米简并气体、并以第三个态作为射频跃迁的末态,都无法彻底规避末态效应,也不能对动量分布进行测量。为了克服这个阻碍,我们选择了一个新的塞曼能级作为射频跃迁的末态,其代价是对磁场的稳定性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我们结合了静磁屏蔽、前馈控制、电流滤波等多种手段,最终将磁场的稳定性提升到了可以顺利开展实验的程度。在此基础上,我们测量了密度均匀的幺正费米气体在超流相变附近的射频谱,并且提取出了可分辨动量的射频谱,以此为依托可以着手分析谱函数、赝能隙等重要问题。
其他文献
太赫兹辐射的产生和应用正在加速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发展,其为探测和控制固体中的准粒子和集体激发,驱动相变和材料性质的相关变化,以及研究分子系统中的旋转和振动提供了新的工具。其中,超快强场太赫兹光源的出现打开了通往控制反应和过程的大门。这种太赫兹脉冲可以驱动物质的新动态状态,表现出与平衡状态完全不同的性质。同时,量子系统的相干控制和磁化介质研究对太赫兹光源的先进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具有频率啁啾、携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成熟,应用的数据规模呈现爆炸式增长,例如: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网络游戏等。在数据规模增大的同时,对于数据的存取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高效地处理海量数据是目前数据库系统面临的巨大挑战。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由于复杂的关系模型和强一致性等自身的局限性,已经无法满足互联网应用的需求。键值数据库具有接口简单、低延迟、高吞吐、可扩展性强等优点,被广
正电子湮没谱学是一种研究材料内部缺陷的非破坏性表征方法,可以在原子尺度上研究材料性质,尤其对空位型缺陷具有极高的灵敏度。随着粒子探测技术和理论计算的发展,正电子湮没谱学已经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医学诊断等领域。正电子湮没探测技术作为开展谱学实验的重要手段和测量方法,发展先进的正电子湮没探测技术一直是正电子湮没谱学中的热点课题。正电子湮没谱学通常采用光电倍增管(Photomultiplier Tube
量子力学的出现为物理学界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然而AlbertEinstein等科学家始终对量子力学的完备性深表质疑,并于1935年提出了 EPR佯谬(Einstein-Podolsky-Rosen佯谬)。直至近三十年后,物理学家John Bell通过著名的Bell不等式否定了定域实在论的观点。由于当时实验条件的不理想,导致实验中存在许多漏洞,而后众多科学家在实验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分别关闭了定域性漏
移动机器人对物流运输系统的智能化、信息化具有重要作用,其应用领域正在逐渐从严格可控的工厂环境向更自然的日常生活场景扩展。然而,复杂动态环境下机器人导航技术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完全可观测性导致系统的不可靠性增加;机器人环境感知能力不足导致决策信息缺乏;复杂因素导致规划算法难以设计;如何处理动态物体对定位算法的干扰以及复杂的人机交互问题等。本文以真实复杂动态环境中的机器人导航为场景
优化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高效可持续发展是我国重要战略之一。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在各类能源催化中占据重要一环,也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然而活性金属的烧结一直是负载型金属催化剂制备和应用过程中的棘手问题,因为烧结会让原本金属的结构形貌乃至颗粒尺寸发生较大改变,导致活性比表面积减少和催化性能衰退,显著降低负载型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抑制纳米金属的烧结长大是获得长期稳定催化剂的最大
高精细度光纤法布里-珀罗微腔(简称光纤法珀微腔)具有高Q值和小模式体积,能有效增强腔内光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近十几年来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原子、离子、NV色心、量子点等量子系统中。而其高Q值和小模式体积也正是低阈值窄线宽激光器所需要的性能。并且,法布里-珀罗腔的选模机制使得输出激光自然地具备单模性质;光纤法珀微腔的短腔长对应较大的自由光谱区,使激光器有较大的单模调谐范围;其通过剪切压电陶瓷改变腔长来
稀土离子Er3+在4I11/2和4113/2能级之间的辐射跃迁可以产生2.7~3 μm中红外激光,由于该波段激光处于水分子的强吸收带,在高空中传输损耗小,因此在生物医学、大气遥感、太空军事等领域有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已对Er3+掺杂的激光晶体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其中YSGG基质晶体机械性能好、声子能量较低,使得Er:YSGG晶体作为2.7~3 μm中红外激光增益介质具有很大的优势和潜力。
碳基材料具有来源丰富、结构可调控、导电性能优异、耐腐蚀和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将其开发成高效催化剂是科技工作者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方向。本论文通过对碳基材料中碳原子活性位点电子结构的调控,来制备高活性的碳基催化剂,评估它们在电催化氧还原反应、氮还原反应和二氧化碳还原反应中的表现,结合结构表征和理论计算探究其结构与催化活性间的“构效”关系。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具有π共轭电子结构的碳材料对氧还原反应的活性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人类关于自然界最为深刻的认知,其统一了除引力之外的三种相互作用,即强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非常准确地描述了微观世界的运转规律。然而中微子质量、暗物质以及暗能量等问题也预示着标准模型的不完美,新物理的寻找是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精确检验标准模型是发现新物理迹象的手段之一,这同时要求精准的实验测量和可靠的理论预言。实验技术日新月异,随着未来大型强子对撞机的升级、新对撞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