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作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金属,在各个工业技术领域,特别是在电气、电子和通讯三个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采用O.C.C技术生产的单晶铜线材,由于没有晶界而具有更好的塑性变形能力以及优异的信号传输性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单晶铜线材的研究及其应用成为了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然而,目前所制备的单晶铜线材的直径还比较粗大,仍需要经过多次塑性变形才能使用.本文通过制备不同塑性变形量的试样,分析了单晶铜线材在塑性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演化的规律,以及塑性变形对单晶铜线材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测量不同塑性变形量试样的电阻率与失真度,来分析、研究塑性变形对单晶铜线材传输信号影响的规律与机制,建立了塑性变形后的单晶铜线材微观组织对传输信号影响的物理模型,为单晶铜线材的应用提供试验数据和理论依据.本文所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有:(1)单晶铜线材塑性变形时微观组织演化的规律是:首先从局部的滑移和晶粒的裂化开始,然后发生孪生变形,随后又产生新的滑移变形;晶粒的裂化、碎化、细化以及轴向与径向的不均匀变形,贯穿于变形的整个过程,最后形成纤维状组织.(2)电阻率ρ与塑性变形量ψ之间的函数关系方程为:ρ=(1.78-0.059/ψ-0.716/0.113×10<-8>(Ω·m)1+e电阻率随塑性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的原因,是由于试样的微观组织畸变程度随塑性变形量的增加而加剧.(3)单晶铜线材的电阻率不会随塑性变形量的增加而无限增加,塑性变形量可引起电阻率增加的最大量是:△ρ=0.055×10<-8>(Ω·m);(4)单晶铜线材传输信号的失真度随塑性变形量的增加而增大,也随信号频率的上升而增大.但在一定频率处出现谐振现象,使失真度有极小值;(5)塑性变形后的单晶铜线材微观组织影响信号传输的物理模型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揭示出了塑性变形后的单晶铜线材微观组织缺陷引起信号传输失真的原因是其所具有的电阻效应、电容效应和电感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