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五个方面对如何在中小学构建研究性课程作了详尽的论述.一、研究性课程定义的界定.研究性课程,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和条件所选择的系列研究课题、相关的思路设计、信息资料及研究态度意志、更高层次的研究意识等要素构成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二、分析中小学构建研究性课程的必要性.它既是现代社会和未来社会对中小学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因为,研究型人才的研究性素质必须从小培养所决定了的.三、阐述研究性课程的目标取向.该文认为研究性课程开发的首要目标在于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其次是塑造从事研究工作必须具备的完善的人格特征;再次是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研究技法的掌握.四、探讨研究性课程构建的基本方略.最根本的是优化教育观念;激发兴趣;积极引进探索性课题.五、初步研究了研究性课程实施的几个原则问题.教师的角色--指导与非指导相结合;学生的角色--分工与合作相结合;以及广义与狭义研究性课程的互为补充、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