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以磨盘柿当年生休眠芽为外植体,研究了接种形态及基本培养基对初代培养的影响;以组培苗为材料,研究了影响其离体快繁的诸因素,确定了适于磨盘柿早期和中期继代增殖的培养基成分;利用组培苗叶片及无节茎段为外植体,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影响其不定芽再生的各因素,建立了不定芽再生体系;从成熟期的磨盘柿果实中成功克隆了2个ACC合成酶基因片段.以期为通过生物技术改善柿果贮运性能、简化贮运操作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通过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基本培养基、ZT及IAA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ZT浓度对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作用最大,基本培养基次之,IAA对愈伤组织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组培苗顶端前2节位展开叶片,切成4 mm×4 mm左右,远轴面接触培养基时的再生效果最好.切片在MS(1/2N)+ZT 4.0 mg/L培养基中的分化率和平均不定芽数分别为76.76%和1.26.位于组培苗顶端前2节位的伸长无节茎段,切成约4 mm左右,平铺于MS(1/2N)+ZT 4.0 mg/L+IAA 0.1 mg/L培养基中可以获得最高的分化率和平均不定芽数,分别为83.65%和2.25.ZT和基本培养基对分化率和平均不定芽数的影响显著高于IAA,而IAA对愈伤组织形成的作用明显高于ZT和基本培养基.从成熟期的磨盘柿果实中克隆到2个ACC合成酶基因片段M-ACS1和M-ACS2,两者核苷酸与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和99%;与DK-ACS1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69%和70%.二者均编码224个氨基酸,均含有其它植物ACC合成酶的氨基酸保守区及不变氨基酸残基,在多肽水平上的同源性很高,与DK-ACS1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8%和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