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特长铁路隧道烟气蔓延规律与控制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cnre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川藏铁路兴建的大背景下,我国铁路隧道无论海拔高度还是长度都将创造新的记录,而相应高海拔特长隧道的列车火灾和防灾疏散救援研究并不充分,很多领域尚属空白。本文主要依托铁科院集团公司重大基金项目——铁路山岭隧道防灾疏散救援体系关键技术研究(2019YJ027)以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DS,选用大涡模拟和混合分数模型,模拟研究了4种携火列车随机停车和14种紧急救援站定点停车等不同疏散工况下的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和人员疏散安全性,分析了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致灾因素和致灾机理,讨论了现行《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TB10020-2017(以下简称“规范”)部分关键设计参数在高海拔火灾烟气控制方面的适用性,主要结论如下:(1)调研分析了高海拔隧道火灾燃烧特性,梳理了烟气蔓延及烟气控制的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的5种潜在致灾因素及其致灾警戒值,分析了高海拔铁路隧道火灾致灾机理。模拟结果表明氧气浓度系高海拔铁路隧道区别于一般海拔隧道的火灾重要特征,建议在规范中将“氧气浓度”纳入高海拔隧道火灾致灾因素。(2)模拟分析了携火列车随机停在非救援站时的烟气蔓延规律及人员疏散安全性,无纵向通风条件下,海拔3500m较海拔500m各个时刻烟气蔓延长度和蔓延速率均增加,30s和270s时速率分别增加7.0%和0.3%,海拔3500m时火源会进入阴燃状态,对烟气竖向沉降影响较大,烟气层高度波动明显;施加纵向通风条件下,海拔3500m和海拔500m的纵向蔓延速率和竖向沉降情况几无差别。从疏散安全性考虑施加纵向风时,火源下游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大大减少,即疏散阶段应慎重施加纵向风。无纵向通风时横通道间距小于145m时全体人员可以安全疏散。(3)模拟分析了携火列车停靠在4种典型结构的紧急救援站时的烟气蔓延规律,不施加烟气控制工况条件下,海拔3500m时事故隧道烟气蔓延速率较快,救援站的联络烟道内烟气蔓延速率与范围相近;施加烟气控制条件下,即按照不同救援站型式进行通风排烟时,其烟气蔓延速率和范围差异较大。计算结果表明控烟效果最佳的结构型式是“加密横通道+主洞竖井型”,建议设计优先采用竖井集中式排烟模式。(4)分析了高海拔铁路隧道紧急救援站火灾疏散安全性,结果表明横通道入口各致灾因素均未达到致灾警戒值,防护门处风速2.0m/s可保证横通道内为安全区域;建议对《铁路隧道防灾疏散救援工程设计规范》中的5.3.1节第3条中的“补风量不宜小于排烟量的50%”进行修正,应提高补风量比例,具体比例有待深化研究。图116幅,表27个,参考文献97篇。
其他文献
GH4169合金是一种沉淀硬化型镍基高温合金,由于其在高温下具有高的屈服强度、良好的抗氧化、抗辐射、抗疲劳和耐腐蚀等性能,所以GH4169合金被广泛应用在航天器上,如涡轮盘、
脂环酸芽孢杆菌天然的耐酸、耐热特性使其能以芽孢的形式存活于经商业杀菌的苹果汁产品中,经萌发、繁殖产生愈创木酚等异味物质,导致苹果汁风味劣变,造成生产商经济利益的损
复合多层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结构综合了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和微带腔的一系列优点,既拥有比微带谐振腔结构高的品质因数和相对较小的辐射损耗,
背景肺癌是一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与病死率都很高的癌症,为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疾病负担。其中,肺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ncer,LUSC)约占所有肺癌的30%-40%,患者预
介绍了全数字化测角测速的单片机实现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在飞行模拟器图像补偿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测角测速方法是可行的.
使用平行信度测定法、2组顺向问题平行信度测定法、两样本t检验法、典型相关法、因子分析法、克朗巴赫系数α值计算法,以及Theta系数和Omega系数计算法,论述反向问题对信度的影
本文基于'新工科'建设背景和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分析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现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现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及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