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概念、早期诊断和治疗探讨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d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为真菌性鼻-鼻窦炎中最少见的类型,该研究以真菌性鼻-鼻窦炎为研究对象,从组织病理学基础和临床等方面系统地研究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并初步探讨其概念、早期诊断与治疗.研究方法:1、Gomori氏六胺银染色法在鼻腔、鼻窦黏膜及内容物中真菌检测方面的应用53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取鼻腔鼻窦黏膜和内容物标本同时行GMS染色和HE染色,另取少量鼻腔鼻窦内容物行真菌涂片和真菌培养.观察组织内外真菌细胞的阳性情况及其形态特征.2、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CT特征53例术前全部行鼻窦冠状位或/和水平位CT扫描,采用骨窗(窗宽/窗位=2000/200)和软组织窗位(窗宽/窗位=300/30)扫描.记录18例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CIFRS)和3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NIFRS)患者各自的鼻窦CT特征:如病变窦别,病变窦范围、病变CT值,软组织窗位病变特点,骨窗位受累窦骨质破坏情况及特点.分析和比较CIFRS和NIFRS鼻窦CT影像学表现等.3、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特征和早期诊断以及治疗53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观察和记录其临床症状、鼻内镜检查、术中所见、鼻窦CT表现、组织病理检查、治疗过程及随访疗效,以组织病理学为确诊依据,窦内病变含有真菌、窦黏膜无真菌侵犯者为A组,窦内病变含有真菌、窦黏膜亦有真菌侵犯者为B组,比较两组间上述表现的异同.结论:一、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表现为缓慢进行性组织侵犯,临床上并不少见,其早期症状和鼻窦CT表现缺乏特异性.二、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窦内病变多为泥石样物,窦黏膜多表现为中重度病变(暗红色、剧度肿胀、质脆易出血或黑色、坏死样病变).临床上可依据此2点作出CIFRS的早期初步诊断.三、组织病理标本GMS染色法是确诊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重要方法,其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显著高于HE染色.四、慢性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是病变鼻窦清创术加术后全身长期广谱抗真菌药物治疗.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可提高疾病的预后.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乳腺癌动态增强MR特征与VEGF和ER表达的相关性,探讨MRI预测乳腺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31例乳腺癌患者行动态增强MRI检查(年龄28-73岁,
观察自体疣埋植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自体疣埋植治疗尖锐湿疣疗效确切,复发率低.自体疣埋植可增强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从而预防尖锐湿疣复发.尖锐湿
目的:  本研究分析总结了早期“未知部位妊娠”的超声及血清β-hCG特点对妊娠结局的评估价值。  方法:  收集109例病例,按妊娠结局分为三组:宫内妊娠活胎组(IUP)31例、宫内早
目的:  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综合地评估接受飞秒激光制瓣LASIK(飞秒LASIK)手术近视患者术后早期的视觉质量。  方法:  1、本前瞻性研究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评价了25名近视患
癫痫是一组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的慢性脑部疾病,具有反复、突然发作的特点,脑电图上的痫性放电和临床发作是其两大特征,目前癫痫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