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m无源组件电路技术研究——(耦合功分模块和合成耦合模块)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bqaz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米波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特点显著,由于信号泄漏问题一直未得到广泛应用,射频对消技术是一种解决信号泄漏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耦合功分模块和合成耦合模块就是对消系统中两个重要的无源模块,承担着系统功率分配和对消信号与泄漏信号合成的重要角色。根据系统指标,两个模块主要由6dB、10dB耦合度的耦合器和3dB功分器(合路器)组成。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三毫米无源耦合器和功分器进行了单独研究,然后选择合适的电路结构进行模块的合成。  首先,在微带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 Wilkinson功分器和环形电桥以及微带到波导过渡的三毫米电路性能,并分析了微带电路作为模块合成的可行性。然后在波导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波导结构的最优加工方法,根据该加工方法,通过高频仿真软件 HFSS设计与仿真了三端口的波导 E面 T型节,四端口的波导环形电桥、魔T和3dB的分支波导定向耦合器。指标要求是500MHz带宽内隔离端口隔离度小于-20dB,插损为-3dB,入射端口回波损耗小于-20dB。由于调节分支波导定向耦合器的分支波导数量和尺寸间距便于设计不同耦合度的定向耦合器,所以在3dB耦合度的结构基础上,设计了分支波导型6dB和10dB耦合器。最后提出了两种耦合功分模块合成方案,包括6dB分支波导耦合器与魔T连接的模块形式和6dB与3dB分支波导耦合器连接的模块形式。对两者进行了仿真与分析,在满足模块端口-20dB隔离度、耦合输出端口9dB耦合度和输入端口-20dB回波损耗的要求下,选择最易于加工的6dB与3dB分支波导耦合器连接方案作为最终的模块。同时又以3dB与10dB耦合器连接仿真作为最终的合成耦合模块。指标也均达到要求。  最后根据最终模块尺寸利用工程画图软件 Solidworks和 Autocad画出加工图,对模块零件进行测试,给出测试数据和实际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影响因素,并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学位
本论文主要工作是利用高分辨率角分辨光电子能谱(ARPES)研究了高质量AxFe2-ySe2(A=K,Cs)单晶样品的电子结构。通过分析该体系的电子能带,发现AxFe2-ySe2(A=K,Cs)样品的能带有如
换能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水下探测、无损探伤、医疗超声诊断等重要领域。随着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和对换能器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使得高性能换能器的需求不断提升。而换能器材料的
本文针对本研究组提出的一种基于软件的新型超分辨荧光成像技术,开发了一套相应的扫描控制,图像采集,信号处理和图像重构软件系统。此超分辨荧光显微系统通过该软件控制压电陶瓷
原子核和核物质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核子之间通过交换介子传递核力。而强子由夸克组成,夸克是自旋为1/2的费米子。夸克间通过交换胶子传递强相互作用。QCD理论是描述这种强相互
当二维的自由电子处在一个均匀的垂直外磁场下时,电子能谱形成一系列分立的朗道能级。每一个朗道能级是多重简并的,其简并度由磁场大小和样品尺寸共同决定。如果在这样的系统上
近年来,光学微腔作为一种集成化的光学器件,在光传感,计算和通信等方面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在非线性光学领域,亚相干长度的微腔还可以用来补偿非线性作用的相位失配,从而大
元素替代效应是探索新超导材料和研究材料输运性质的一个有效手段。本文主要探讨了对母体锰基化合物BaMn2As2进行不同晶位的元素替代效应。由于制备方法有差异,导致母体晶格常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按正六边形规则排列形成的平面二维晶体,由于其自身独特的几何和电子结构,在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方面有着非常独特的性质。由于石墨烯在未来的纳米电子学
表面缺陷以及表面吸附原子在材料的生长和制备、表面物理化学反应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形成和扩散性质影响着界面生长的结构和形貌,在表面反应中对于维持或加速反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