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越来越庞大的数据使我们不得不开始重视这—群体对建筑的特殊使用要求。而温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相对优越性,建筑在保温防热要求上有很大的调整余地,且一直以来都未能在设计中受到重视。但实际上,基于建筑使用人群年龄、身心特征、空间使用方式等的不同,对温和地区老龄人群而言,建筑空间热环境舒适度应该有着特殊的要求与满意度。本文在研究老年人生理、心理特殊性的基础上,结合老年人对室内热环境的要求,即温度、湿度、气流速度、辐射温度这四个室内要素,以及老年人新陈代谢率、服装热阻等,分析了老年人对室内热环境的感知与适应过程,并重点研究了老年人特殊自然特质与室内热环境的关联关系。老年人群体具有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其自适应系数λ与《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中的取值存在直观的差异,本文通过主观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研究,首次对温和地区老年人的自适应系数进行了理论和数值上的推导计算,其目的在于使对热环境的评价更加趋近温和地区老年人群的真实状况,使老年群体对温和气候区依此设计的建筑的适应性更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本文从场地设计、建筑设计两方面探讨了温和地区室内热环境营造的策略与方法,以下述四点为原则:(1)易于实施;(2)低技有效;(3)改善作用明显;(4)针对性强,着重强调在冬季热舒适营造的前提下,把可以在设计阶段控制的设计策略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筛选出适用性较强的设计策略,用以指导云南禄丰县养老康复中心的工程设计实践。基于上述研究,作者在工程设计实践中应用T-sun、Phoenics、Ecotect等软件对规划与建筑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及量化设计,以便有效控制室内外良好建筑物理环境的营造,以及指导建筑方案的调整、优化,从而为云南禄丰养老康复中心的建设营造出舒适怡人、有益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居住建筑空间。同时,也期望所进行的设计研究工作能够为类似的规划设计工程作出可行的探索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