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合作银行是在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基础上形成的股份合作制金融机构,自2003年改革的号角吹响以来,各地区农村信用社(包括改制后的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不断对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进行探索,逐步找到了商业运作与服务“三农”结合的新模式,“支农”能力进一步加强,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本文主要从微观视角对农村合作银行效率进行界定,以内部管理角度探讨其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率关系,研究其能否在满足农村合作银行流动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合理有效配置“三农”范围内的各项资源,实现农村合作银行的商业化可持续性经营。 本文以桂林 A农村合作银行为例进行农村合作银行效率研究,首先运用财务分析法,按照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发展能力、支农能力五个层次共选取16个指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总结经营现状和相关因素对农村合作银行效率的影响。其次,选取A行和同业12家农村合作银行,采用随机前沿SFA方法进行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测度并确定相关因素的影响程度。最后,归纳出基于内部视角提升农村合作银行效率的建议,以及优化农村合作银行效率的外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