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水流内典型红壤分离机制及团聚体剥蚀特征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ish_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南方红壤丘陵区地处热带、亚热带,水热资源丰富,但由于该区域土壤性能较差,加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土壤侵蚀退化严重。同时,该区域降雨集中且强度大,分散的地表径流由于地形影响逐渐集中,形成的集中水流冲刷地表,在土壤表面有明显的细沟和侵蚀沟出现。因此,研究该区域集中水流内红壤分离机制和红壤结构因子——团聚体在集中水流内的剥蚀特征十分必要。本文以我国南方亚热带丘陵区泥质页岩和第四纪红粘土两种典型母质发育红壤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水力学特性、红壤结构因子与红壤分离过程间的内在关系,并深刻探讨了水力学特性、运移距离、团聚体粒径大小、稳定性强弱对自身剥蚀程度的定量影响以及团聚体剥蚀后颗粒粒径、粒形、胶结物质的分布规律,从机理层面对红壤坡面集中水流内土壤分离机制和粗颗粒泥沙(团聚体)剥蚀过程进行了详细阐述。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采用传统的湿筛法指标分析红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基础上,结合可以区分团聚体破碎方式的LB法,从多个角度综合评价了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同时,针对红壤独特的成土条件和物质组成,分析了红壤基本理化性质对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作用机制,重点探讨了粘粒、有机质和铁铝氧化物与团聚体稳定性间的关系。(1)由于预处理、团聚体稳定机制和衡量指标的差异,所有供试红壤团聚体稳定性排序不完全相同。湿筛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相似的土地利用状况,泥质页岩发育红壤的团聚体水稳性总是低于第四纪红粘土发育红壤(QJ4土样除外);忽略成土母质,所供试红壤中茶园、林地、草地的农耕活动相对较少,因此水稳性相对较强。LB法测得的不同处理各红壤间差异显著性趋势不同,但所有供试红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排序均为MWDFW(快速湿润)<MWDWS(预湿润振荡)<MWDSW(慢速湿润),可见快速湿润引起的消散作用和外应力引起的机械破碎作用是红壤团聚体的主要破碎机制。(2)团聚体稳定性参数不同,与理化性质问的相关性也明显不同。红壤团聚体稳定性主要与粘粒含量、有机质、游离态铁铝相关性较好,而与阳离子交换量、非晶形铝未有显著性相关。其中,粘粒在快速湿润的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更强,与团聚体稳定性间相关性更好,而有机质、游离态氧化铁铝在维持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上起到主导作用。2.通过选取扰动土样和野外原状土样,进行室内模拟集中水流冲刷试验。研究得出了不同水力学参数及水动力学参数对集中水流内红壤分离速率的定量影响。同时,综合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参数(As)、饱和抗剪强度(σs)及根系密度(Rd)相关参数,分析其参数与集中水流内红壤分离速率、可蚀性因子及临界剪切力间定量关系。(1)集中水流内水流流态主要以紊流、急流为主,且坡度对水流流态的影响远小于流量对流态的影响。平均流速、径流水深与坡度、流量的关系均可用幂函数来模拟。红壤分离速率是流量、坡度的幂函数,也是径流水深和坡度的幂函数,此外,红壤分离速率与坡面水流流速关系密切,呈较好的幂函数关系。所选取的水流剪切力、水流功率和单位水流功率三个水动力力参数,它们均与红壤分离速率呈线性关系,水流功率是描述红壤分离速率最为确切的水动力参数。(2)各红壤分离速率与水流剪切力间呈较好的线性关系,但红壤间集中水流内可蚀性系数Kc与临界水流剪切力τc有较大差异。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参数As与不同水流剪切力中红壤分离速率有较好的相关,并且与集中水流内可蚀性系数Kc呈现显著的线性关系(R2=0.70,p<0.01),同时,作物根系密度(Rd)与其呈现较好的负相关幂函数关系(R2=0.40,p=0.09);红壤饱和抗剪强度(σs)与集中水流内临界水流剪切力(τs)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2=0.64,p=0.02)。利用WEPP细沟侵蚀模型框架,以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参数As、根系密度Rd代替可蚀性因子Kc,饱和抗剪强度σs代替临界水流剪切力τc,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新的预测集中水流内红壤分离速率方程。3.通过4个相关的集中水流内团聚体冲刷试验,分析得出运移距离、水力学特性、粒径大小及自身稳定性对团聚体剥蚀破坏的定量影响。首次阐述其在集中水流内剥蚀规律,团聚体剥蚀后粒径、粒形变化及红壤团聚体胶结物质—有机质、铁铝氧化物在其内外的分布特征。(1)团聚体在坡面集中水流中的剥蚀破坏受自身稳定性、粒径大小的影响,稳定性越强、粒径越小,在不同运输距离和流量中破坏程度越小。不同粒径团聚体在坡面运移过程中的剥蚀破坏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团聚体在坡面集中水流中的破坏机制与砾石在河流中的剥蚀破坏机制不同。团聚体剥蚀程度与径流水深、阻力系数水力学参数关系密切。融合坡度和径流水深的多元回归方程亦可准确预测不同坡度和流量条件下团聚体剥蚀破坏程度。初步得出单位水流功率是描述集中水流内红壤团聚体剥蚀破坏程度较好的水动力学参数。(2)研究得出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机械破碎指数RMI与不同运移距离中团聚体剥蚀破坏程度Wr/Wi值均达到显著性相关(p<0.05),利用团聚体机械破碎指数RMI和运移距离x相结合,得出了集中水流中不同运移距离红壤团聚体剥蚀程度预测方程。(3)初始对机械破碎敏感较弱的团聚体,一定运移距离内剥蚀破坏程度较低,大颗粒团聚体含量相对较多,剥蚀破坏后的MWD相应较大。剥蚀破坏后供试各红壤间微团聚体粒径粒形变化不大,而形状因子(Cir)的Ds0值均随运移距离的增加呈现对数函数增加的趋势。即对机械破碎程度敏感较弱的团聚体,定运移距离剥蚀破坏后微团聚体颗粒形状愈接近球形。(4)红壤团聚体中主要胶结物质有机质(SOM)、游离态铁铝(Fed和Ald)在团聚体内外并非均匀分布,而是集中于团聚体颗粒内部,且经过一定运移距离剥蚀后的团聚体内部SOM、Fed和Ald含量对其原土中相应含量值贡献最大。
其他文献
科技进步的前提下,林业领域随之发展,以往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略显落后。林草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了优化与创新,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林业部门对病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脑循环治疗仪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观察组应用针灸推拿联合脑循环治疗仪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文章首先,对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针对现阶段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阐述。最后,提出了国家级重点公益林发展的具体对策。
<正> 我国第一只壳外孵化的北京鸭于3月26日在北京农业大学动物生化实验室的培养箱中诞生.此项成果经中国科技情报所联机检索,世界上无此先例. 该实验的成功不仅使人们可用肉
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了巴西固氮螺菌Yu62在玉米根部的定殖。将pGFPmut2质粒中的gfp基因(编码绿色荧光蛋白)克隆到载体pVK100(可在巴西固氮螺菌中复制)上,构建成重组质粒pVK1001。
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其林区森林资源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一些人肆意砍伐森林树木,导致森林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长此以往,森林资源环境会出现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腐朽没落的清王朝统治者认识到洋人的入侵不但没有改朝换代的危险,而且可以借助它的力量来维持其摇摇欲坠的统治。于是,对内残
在越来越讲求效率和注重成本的企业里,Excel在财务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将详细阐述财务分析中利用Excel工具的几个应用技巧,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In the incre
营造林是林业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其既关系着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治理与保护,同时也关系着林农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并切实做好营造林的质量控制工作,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