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魂腔到拉魂腔系:地方声腔的谱系化格局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uddysa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拉魂腔系各剧种为研究对象,揭示其从“腔”到“腔系”的衍变过程及其产生的原因,试图揭示地方声腔的谱系化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第一章主要探讨拉魂腔从“腔”到“腔系”的生态格局,认为拉魂腔从曲艺形态转化为戏曲形态,由单一剧种声腔发展为包含多个支系剧种的声腔系统,其叙事方式发生了蜕变移位;各支系剧种保留有拉魂腔共同的声腔特征,其内在维持力量是“声变情达、情随腔走”的艺术追求,并固化为拉魂腔特有的共性特点。同时,各支系剧种还吸收借鉴本地音乐元素,形成了各自的唱腔特色,促使拉魂腔原有的共性特点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易,从而形成共性与个性共存的腔系生态。第二章主要研究柳泗腔支系的声腔形态特点,认为它既继承了拉魂腔声腔的核心特点,同时也进行了创新发展,在唱腔音调、声腔结构等方面更多吸收了地方民间音乐,经历了“外在冲击——内在转化——综合创造”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兼容并蓄、外向重构”的艺术品格,丰富了拉魂腔的声腔体系。第三章主要研究淮海腔支系的声腔形态特点,最突出的艺术风格是主腔历经了“两变一转”,形成曲线性的发展态势。它是在拉魂腔的基础上,吸收了当地的太平歌、猎户腔、俚曲、京剧、徽剧、淮海锣鼓、童子戏等乐种的声腔,并对基本腔进行了板式发展变化,发展成为曲牌体与板式变化体相结合的声腔体制,是对拉魂腔声腔的进一步发展。第四章主要研究肘鼓子腔支系的各剧种,认为各剧种都是以早期肘鼓子戏和拉魂腔为基础,并吸收借鉴了北方音乐的元素。这些声腔既有拉魂腔的核心特征,也吸收了很多戏曲、说唱和民歌小调,受到了齐鲁文化的强烈影响,其音调体系的构成更加丰富,润腔手法更加多样,唱腔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的态势。第五章重点探寻拉魂腔系谱系化格局的形成机制,认为生活方式、方言语调和地方民间音乐对拉魂腔系的各支系声腔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辟邪文化对拉魂腔的起源与成长起到了助推作用,宗教信仰对戏曲声腔的价值取向产生了直接作用,拉魂腔系的声腔衍变及其谱系化分布,也与艺人的演艺方式有着直接的关联。
其他文献
目前,康复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详细介绍了康复机械手、医院机器人系统、智能轮椅、假肢及康复治疗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
都市家庭伦理电视剧是当下最受中国大众喜爱的电视剧类型之一。无论中国内地抑或香港,都市家庭伦理电视剧都具有历史经典性与时代标识性,其对两地都市家庭故事及复杂伦理内容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采用PVP治疗200例(256椎)VCFs患者资料,根据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及活动能力的改善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种种迹象表明,知识经济必将加剧人才供求的矛盾,推动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的重组与整合。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
《唐才子传》是元代辛文房的一部唐诗学著作,因诗系人,为唐代278位诗人立传,论诗兼记事。四库馆臣在《提要》中说此书“以论文为主,不以记事为主也。大抵于初盛稍略,中晚以
知青影视是指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为创作素材,表现知青在插队或返城之后的生活与情感的作品。随着上个世纪50年代知青运动的爆发,知青影视也相应地出现在银幕之上,并在“
在热模拟试验机(Gleeble1500)上对QCr0.5进行高温压缩实验,获得不同温度、应变和应变速率下材料的流动应力,并建立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QCr0.5高温流动应力模型。结果表明,采用
曾经读过这样一篇短文,标题是《一封信的美丽爱情》。有一位师范学院的学生,毕业前夕反复与女友交谈,希望她能跟他一块去贫苦偏僻的山村当教师。但他的女友思考再三,婉言拒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获得很大的发展。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稳定的电能供应。因此,必须加强农村电网安全管理,从而保证供电的安全和稳定,为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