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铜陵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随着地表及浅部矿产资源大量开发利用,深部矿和隐伏矿的找寻成为目前该地区找矿的主要方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三维的角度预测隐伏矿体的存在。本次研究通过全面收集安徽铜陵矿集区地质、矿产、物探等成果资料及近几年来矿产勘查新成果,以安徽铜陵矿集区-3000m以浅为工作目标,运用Surpac6.3软件作为工作平台,开展三维地质体建模,研究安徽铜陵矿集区各种地质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矿体产出形态。在三维数字矿田的基础上综合多元找矿信息,应用“立方体预测模型”找矿方法并结合相关统计学方法,得到找矿靶区,并对资源量、找矿概率进行计算和评价,真正做到了“定位、定量、定概率”找矿预测。本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分析安徽铜陵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建立了层控矽卡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型、斑岩型等四种地质找矿模型,实现了分类型预测。(2)通过对重磁剖面数据的研究,总结了不同预测类型的重磁特征,并将此特征作为变量运用于矿产预测中,实现了地质物探综合信息预测。(3)本文根据已知矿区的品位、资源储量,结合不同靶区信息量高值区块体数目,对每个靶区进行了资源潜力预测,实现了定量预测。该研究对于成矿预测理论的发展和隐伏矿的找寻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拓展了找矿的思维空间,提供了新的找矿思路,将传统的二维找矿拓展到了三维的空间,是隐伏矿体的定位定量预测中不可或缺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