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以深圳市K社区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bi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作为国家的未来、家庭的希望,依托于社区成长与发展。社区作为一个复杂的微观社会系统,关系到儿童未来的发展状况,因此创建儿童友好型社区成为了我国一项紧迫的任务。如今,中国已步入新时代,社会治理体系日益健全,人民对生活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专业的介入也相应地成为了当前社区开展公共服务与活动的一种便利方式。“以儿童为本”提供相应的服务,维护儿童的基本权益,是目前国际环境发展的趋势,我国也有不少城市也在大力宣扬儿童友好的理念,因地制宜,陆续推出了适宜本区创造的地方政策。尽管我国非常重视并期待着儿童友好型社区今后的发展,但遗憾的是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得到国际公认的儿童友好型社区,国内多数仍处于初步的创新模式之中,还在起步阶段。论文以深圳市K社区为研究案例,采用参与式观察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搜集数据,分析K社区的现状与需求,采用社区社会工作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社区的营造计划,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经验,梳理国内外各大城市儿童友好型社区营造实践成果,总结出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营造的路径,围绕空间、制度、服务三大维度对其作出阐释、说明、案例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因为多元主体的理念差异、多元联动的机制匮乏与儿童内外环境的压迫,K社区呈现出社会资源整合度不足、社会参与单一化、居民缺位以及社区组织活动趋于形式化的局面,K社区儿童友好社区营造存在安全层面、发展层面以及社区参与层面的需求。因此本研究围绕此居民开展特定的实务干预,有为提升社区环境品质,改善居住条件对居家环境进行微改造的“空间友好营造”;为提升社区居民参与度和认同感而构建儿童议事会的“制度友好”营造;为建立儿童良好社会互动环境而开展的“服务友好”营造。通过社会工作在K社区的空间友好、制度友好和服务友好的实务工作,激发了儿童的参与意识、改善了困境儿童的生活空间、凝聚了社区合力。最后,对研究进行总结反思,一方面,应适时调整和转换社会工作参与社区营造的视角,这样才可取得长远进步;另一方面,应及时总结提炼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40年来的治理实践形成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秩序,并进一步形塑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化社区治理模式。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明确了要创新社区与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的联动机制。专业社会工作作为“五社联动”中的重要主体之一,凭借其“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专业价值理念和精准细致的专业实务操作已经在我国的社区治理
学位
日间手术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日间手术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进行了归纳,总结近年来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了日间手术在口腔颌面外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建议成立包括医、护、麻醉的专业学术组织并制定可供参考的应用指南和系统化临床流程,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建议构建完备的院外康复支持体系,增强患者对该新型医疗模式的信心;建议开展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案例验证,为后续日间手术模式
期刊
儿童健康成长是我国繁荣昌盛的重要保障,但农村地区部分儿童却由于各类原因陷入了生存和发展困境,其被定义为农村困境儿童,其基本权益和福祉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阻碍了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使得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农村困境儿童的保护问题。在民政工作转型和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农村政府开始通过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为当地农村困境儿童提供保护服务。本研究从农村困境儿童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传统政府主导的农村困
学位
在工业化、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背景下,社会中流动人口等社会问题随之而来,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呈现出居住在同一社区中的居民之间情感冷漠、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较低、社区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居民需求很难满足等现状,尤其是近年来,社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对基层社区的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当中不容忽视的关键一环,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力量,在参与基层社区治理方面具有一
学位
<正>2022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规定》,实施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该制度推行不久,在理论以及实践层面仍需完善和改进。一、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及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未形成与不同诉讼程序相适应的同步录音录像程序。有些检察机关虽然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或者操作规程,
期刊
目的 探讨在口腔颌面外科护理中使用个性化护理对患者手术之后愈合情况以及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中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68例颌面部损伤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机抽签结果将所有对象分成常规组(n=34,常规护理方法)和试验组(n=34,个性化护理方法)。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口腔清洁度、护理满意度、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相比对照组
期刊
<正>一在《跨越式批判》中,我们的目的是通过马克思阅读康德,以及通过康德来阅读马克思。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将康德和马克思进行比较,两位思想家是不能并列比较的。在康德与马克思之间还有一个黑格尔。所以通过康德阅读马克思,以及通过马克思来阅读康德都不过是在"前"和"后"的两个方向上来阅读黑格尔。换言之,我们可以说,跨越式批判是一次重新批判黑格尔的努力。在1990年左右,我感到了进行这种批判的迫切性。当时东欧
期刊
<正>202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规定》(以下简称《同录规定》),要求建立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以下简称“同录”)制度,并对录制范围、录制程序、录制地点、保存查阅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一制度的出台有利于促进认罪认罚工作的规范化,
期刊
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不仅是全面实施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关键举措,故创建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势在必行。通过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可以实现人权保障价值、程序正义价值、程序简化价值以及程序公开价值的统一,使其具有充分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从本体上看,独立的认罪认罚从宽协商程序包括启动时间与方式、协商内容与方式、结果确认等运行要素,以此夯实独立性的基础。为了
期刊
被追诉人是否自愿认罪认罚决定了程序从简的合法性及实体从宽的正当性。认罪认罚的自愿性是被追诉人认罪认罚的意愿与行为形成了“身脑一致”的状态,其在主观上具有意志自主、内容明知和利益期待三项前提,在客观上体现为自愿供述、自愿认罪、自愿认罚三种行为。虽然当前立法规定为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提供了更加明确、具体的规范依据,但被追诉人认罪认罚自愿性保障仍存在着立法疏漏、司法障碍以及整体运行环境限制等多重现实问题
期刊